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奠定21世纪发展基础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至立(1942—),女,福建仙游人,教育部部长。教育部,北京 100816

原文出处:
中国软科学

内容提要:

世纪之交,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变,也在促使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为使我国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教育必须坚持“三个面向”,走改革创新之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教育结构,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120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2 —9753(2000)09—0001—05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面对伴随新世纪而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选择了科教兴国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教育,因其所肩负的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神圣使命,被推到时代发展的最前沿。

      一

      教育在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贯穿于人类历史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变自身的形态和方式。历史上教育的每一次创新,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的不断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生命源泉。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跨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世纪之交,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作为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将承担起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对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应起的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五大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既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综合国力的增强,同时又要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宝贵的人力资源,这些目标的实现,越来越需要依靠科技和教育,依靠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只有走改革之路,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一切正在引发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同样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新世纪对创新人才的呼唤和对知识价值的更加重视,促使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与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体制已经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和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要求。为了争取在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不少国家纷纷以“国情咨文”、“白皮书”的形式表现出对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注,并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教育改革。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扩大,教育必须更加面向世界,更加开放,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二

      1999年6月,党中央、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召,对我国建设面向21世纪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作了全面部署。当前,教育战线正在按照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和《决定》的要求,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努力奋斗。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全教会提出,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实施素质教育,涉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方面面,抓住这个中心,可以纲举目张。素质教育是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和类别,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一个整体,要相互配合,全面推进。

      1.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四有”新人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今年年初,江泽民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工作的谈话》,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支持教育和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当前,我们正在以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为指导,动员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的行为意识和文明高尚的情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素质教育,转变观念要先行。传统的教育模式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习惯于教师为中心,容易忽视学生的主动性,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教材偏深、偏难,课业负担过重。因此,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审美意识、创新思维,以及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根据科学技术和时代发展的趋势,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并注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教育要尽快更新各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建立面向新世纪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要增强专业的适用性,把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拓宽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及早接触到反映科学技术前沿的最新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