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齐国经济概观

作 者:
刘斌 

作者简介:
刘斌 临淄齐文化研究社

原文出处:
管子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齐地是伏羲氏的神农氏的故土。伏羲教民“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中国渔猎经济从这里兴起;神农教民“木为耜,揉木为耒”以获取“耒耨之利”,中国农业经济从这里发端;神农又教民“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说卦》),中国商贸经济从这里滥觞。此外,伯益兴畜牧养殖于此;蚩尤兴冶炼铸造于此;修兴舟车制造于此;天材地利,多所开发。齐地作为渔猎业、农业、商业贸易以及畜牧、冶铸等业的发祥地,其经济开发与发展,源远流长。

      从禹平治水土历于三代,齐地温湿适度,又滨海、依山而临河,沃野千里,泽薮遍布,泽枲山麻,土地宜桑,既是桑蚕的始源地,且多莞蒲鱼盐之利。多天材,饶地利,是齐地经济得以长足发展的自然条件。

      太公封齐建国,因俗简礼,保护并鼓励了社会生产力,保护并促进了传统经济项目的发展。但鉴于当时齐地经济发展而不发达,太公在原有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发新资源,开辟新财源,齐国很快得以富强。桓公、管子继承发展了太公的经济政策,以富民强国为首务而致五霸之盛。田齐威王,宣王恢弘变通了太公、管子富强之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使临淄成为“五民俱”的东方第一繁华都会。

      太公的经济政策

      “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说苑·建本》)“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矣。’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而勿败,生之而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若,喜之勿怒。’”(《说苑·政理》)——富民与爱民是太公治国“为天下”之道,是太公仁政的核心。而富民又是根本。“故人君必从事于富,不富无以为仁。”(《文韬·守土》)

      太公为姬周王朝设立了“九府圜法”,规定了太府,泉府等九个专掌财币的部门及其职权,保证了钱币的均衡与正常流通。九府圜法确立了周朝的经济制度,同时开启了齐国富强的端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是太公富强的总方针,并使齐国经济称绝于列国而长盛不衰。

      太公以农、工、商为国家的“三宝”:“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全则谷足,工全则器足,商全则货足;故“三宝各安其乡,民乃无虑……三宝完,则国安。”(《文韬·六守》)因此,农、工、商俱备、“三宝”并重才得民富国安。

      太公强调重农。而重农务在“必使遂其六畜,辟其田野,安其处所。丈夫治田有亩数,妇女织纴有尺度”,这才是“富国强兵之道”。(《龙韬·农器》)太公初封齐,齐多盐碱地,谷物产量低,民多外出谋生,经济萎缩萧条。当时的齐国,如浑金,如璞玉,如处女地。浑金有待于冶炼,璞玉有待于雕琢,处女地有待于开发。面对这种国情,太公采取了如下富强方针。

      太公把“大农”序于“三宝”之首,可知他没有放弃农本思想。上述育六畜、辟田野、安民居等都是重农方针的贯彻实施。《周官》说:齐地盛产麦、稻、黍、稷等谷物而以禾麦著称。因此《说文》说:“齐以盛产禾麦而得名”。虽然《说文》之说未必可信,但参证《周官》等记载,太公封齐,齐地农业及工商业得同步发展,则是太公经济思想的实质,否则,《周官》和许慎氏不会无端发此奇想。

      重农的同时,更突出了“大工”、“大商”的作用。太公首先继承并大力发展传统的桑蚕丝织业,鼓励妇女养蚕纺织、缝纫刺绣,促成了齐国桑蚕丝织业的空前发展,并使齐国“冠带衣履天下”。以此拓宽了齐国的经济来源,并肥灌于历代,使齐国成为中国最早的经济开发区。

      自西周迄于魏、晋,齐地常是桑麻丝绸的主要产地。《列子》:“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推路寝以居之……简郑卫之处于娥媌、靡曼者,施芳泽,正蛾眉,设笄珥、衣阿锡、曳齐纨”以服侍“化人”。按“锡”为细缯或布。“阿锡”即齐国东阿出产的细缯。可知阿锡、齐纨早在西周初即为至名贵的珍品。汉代设三服官于临淄、主制天子之服,或名“衮龙之服”:春献冠帻为首服,冬献纨素为冬服,夏献轻绡为夏服。故知绡、纨素和轻绡等均为齐地丝织品的名牌产品。齐三服官每岁进上衣物十笥,但“作工各数千人”。于此又可见齐地刺绣、缝纫业规模之大、分工之细。——由齐地世传的巧匠,用齐地特产的丝绸、专门精制帝王的冠服,正是“劝女工、极技巧”、“冠带衣履天下”的遗风。汉人有“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的歌词,正唱出了“齐纨”在天下丝织品中独领风骚的高格。

      从西周到晋代,齐地丝织、刺绣作为经济之花,独秀于天下,久负盛誉一千多年。到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南迁、齐地丝织、刺绣大户也大都被迫南迁,侨寄于江左。从此,齐地传统的丝织、刺绣技术随之移植到了江南。由于侨乡中原士族的提倡与推广,由于江南长约三百年的相对安定,齐地南移的丝织、刺绣技术得在江南各地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其后,日益发达的苏、杭等地的丝织和刺绣,溯其始源,正是齐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