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女排在国际比赛中大显神威,夺取“三连冠”、“五连冠”以后,“努力拼搏,振兴中华”这一口号就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震响。中小学在经常性的学生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中也普遍用及此语,以加强宣传说服的力度和效果。若干年来,在领导的讲话、报告、工作总结,以及校园、教室的板报、标语牌等各种宣传文字中,时有可见。 这本是一句激励人们振奋精神,宣传爱国主义,具有明显积极意义的响亮口号。但是,把它的意义泛化,随意用在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些具体过程中,将其做为一种具体的指导原则和要求,那就可能是不科学、不可取的,甚至是有害无益的,因为它不符合教育和学习的客观规律。 学习的规律和要求是什么?千百年来人类的教育和学习实践已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许多格言警句、至理名言,如孔子的“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切磋琢磨”,荀子的“用心专一”、“锲而不舍”,韩愈的“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直至现代人所总结的“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等等。其中包含着勤学苦练、艰苦卓绝的精神和原则方法,但决无主张用“拼搏”的原则方法来指导学习。古往今来,曾经有过“头悬梁,锥刺股”式的学习,曾经有多少人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留连忘返于科学和艺术的殿堂。这些,都可以说是勤奋和刻苦的表现,但亦很难说它是拼搏行为。 众所周知,学习主要是一种精神、脑力和智力的活动,而拼搏一词,其本义是战斗或竞赛中的拼斗、搏击,主要体现的是体力(当然也包括技巧、智慧)的较量。虽然“努力拼搏”一语在学校中的运用一般是取其引申义,即鼓励学生积极进取、意志坚韧、情绪高昂等,但实际上往往成为学校、教师采取高压手段,督促学生加班加点、苦读硬学的依据和借口,误导学生采取不科学、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具体过程和行为不宜提倡“拼搏”。因为:第一,学习主要是知识的接收(当然应提倡积极地、主动地、灵活地、有创造性地接收)活动,必然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和量的积累过程,遵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规律,要求做到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打好基础。而“拼搏”只是短时间内的体力、智力和技巧的最大限度的发挥,是自身长期积蓄的能量突然强力爆发和表现。如果说学生在考试或竞赛时还适用“拼搏”一词的话,那么平时就不宜用“拼搏”来要求和指导学生学习。 第二,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精神和心理过程,其中既有智力也有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有苦也有乐,知、情、意相互促进,相互增益。要求以兴趣为引导,尽量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心境和饱满的情绪下学习,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拼搏”要求的是为分数而战,其结果使得不少青少年视读书为畏途,产生厌学心理。 第三,学习应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的个性、具体条件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而“拼搏”则不分具体情况,不讲方法,只要拿得高分数就是好。有的地方、有的学校为提高升学率,频繁组织统一考试、模拟考试,大量搜罗各地复习资料、考题进行强化训练,搞得学生晕头转向,疲惫不堪;在高考、中考之前,有的学校甚至召开“誓师大会”,让学生集体宣誓,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施加强大压力。这些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都是不利的。 总之,在学习上提倡“拼搏”,不符合心理学、教育学规律;实践上弊病丛生,危害不小,更有悖于当今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宗旨。对于“努力拼搏”的口号,学校师生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需深思之,慎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