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后美国南部植棉业中的借贷制度

作 者:

作者简介:
孟海泉,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北京100871

原文出处:
世界历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从内战结束至“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南部棉花种植业中一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借贷制度(注:本文“南部”主要系指原南部邦联11个州所属地区。)。这种制度是这个时期南部社会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南部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在我国的美国史研究中至今尚无人论及。本文专就这一制度的起源、影响和消亡作一探讨,以推动美国南部史研究的发展。

      一、借贷制度的形成及其原因

      内战后的南部,在农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依然是植棉业。种植园虽不再实行内战前那样的奴隶制,但“还是作为农业单位经营着”(注:《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8页。)。 典型的种植园主把他的全部土地划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分配给分成农,另一部分出租给租佃农,第三部分自己留着由工资劳动者耕种(注:G.赖特:《旧南部,新南部:内战以来南部经济的改革》(Gavin Wright,OldSouth,New South:Revolutions in the Southern Economy since the Civil War),纽约1986年版,第91页。)。分成农多为黑人,又分为分成制佃农和分成制雇农两类,前者一般拥有生产工具,后者则一无所有。他们租种种植园主的土地,并以分成形式向他缴纳实物地租。租佃农多为白人,他们也租种种植园主的土地,向他缴纳固定地租(现金或实物)。此外,在种植园周边地区,还有大量的白人自耕农,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和一般劳动工具。工资劳动制在1867年以后普遍消失(注:詹姆斯·艾伦:《美国黑人问题与南部经济》,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41页。),而分成制雇农数量又很少,大部分黑人都属于分成制佃农(注:吉尔伯特·C.菲特和吉姆·E.里斯:《美国经济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3页。)。为方便起见,本文把分成制佃农简称为“分成农”,并把从事植棉业的分成农、租佃农和自耕农统称为“棉花农场主”(cotton farmers)。

      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经济现象,在内战后的南部种植园和自耕农地区,迅速崛起了一个“商人”(merchants)阶层。 这个阶层的来历和成份比较复杂,分别来自种植园主、士兵、自耕农、犹太商人,以及批发商、制造商和铁路公司的派驻代表等(注:J.P.布尔:《新南部经济史中的一般商人》(J.P.Bull,The General Merchant in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New South ), 载《南部史杂志》(Journal of Southern History),1952年2月号,第37页。)。这些商人在南部农村地区开设商店,但其商店的主要功能并不是出售货物,而是向棉花农场主放贷。这就形成了本文重点讨论的南部植棉业中的借贷制度。

      借贷制度(credit system),一般也称信贷制度、 信用制度或贷款制度,本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贷款者发放贷款的规程和方式。它早已有之,不足为奇。但是,内战后美国南部植棉业中的借贷制度却比较独特,其特点是:不是由银行直接向棉花农场主贷款,而是先由商人向银行借款,然后再转贷给棉花农场主,因而直接构成借贷关系的实际上是商人和棉花农场主。

      借贷制度在内战后的南部发展很快。据统计,南部乡村商店的数目年增长率,1870—1875年为18.5%,1875—1880年为4.9 %, 1880 —1875年为7.8%(注:L.福勒格:《农业和国家发展:19 世纪考察》(Lou Ferleger,Agriculture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Views on the Nineteenth Century),依阿华州立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页。)。1882年对南卡罗来纳州零售业的调查显示,这个州平均每25个农场就有一家商店(注:W.布朗和M.伦纳德:《重新审查劳役偿债制》(W.W.Brown and M.O.Reynolds,Debt Peonage Re-examined),载《经济史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73年9 月号, 第865页。)。那么,这种借贷制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 棉花农场主为什么要向商人借款?为何内战后这一制度获得迅速扩散?这是我们首先要探究的问题。借贷制度迅速兴起于内战后,这种情况的发展自然与内战有某种联系。那么内战在其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内战对南部借贷制度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内战促使棉价猛涨,激起了南部的植棉狂潮。内战前,美国棉花产量占全世界的3/4(注:S.J.夏普曼:《棉花产业和贸易》(S.J.Chapman,The Cotton Industry and Trade),纽约1905年版,第6页。),当时美国的棉价就是世界市场棉花的“基价”。内战爆发后,美国南部棉产量急剧下降,导致世界市场棉价暴涨。内战结束后的1866年棉价高达每英磅43美分(注:吉尔伯特·菲特:《不再是棉田:1865—1980年的南部农业》(Gilbert Fite,Cotton Fields No More:Southern Agriculture 1865—1980),肯塔基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这个价格是内战前(1860年)的4倍多。内战结束后持续将近10年的棉花高价激励棉花农场主牺牲其它作物种植棉花。据当代人观察,那时在棉花农场主中存在一种“流行性植棉发烧症”( epidemic cotton fever )(注:G. 赖特:《棉花南部政治经济学》(Gavin Wrigh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Cotton South),诺顿公司1987年版,第173页。)。 内战导致的棉花高价诱使棉花农场主大规模投入植棉业,这奠定了借贷需求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