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虽有3500万,但其中的80%居住在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其余的20%主要居住在北美、澳洲、欧洲及非洲。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中国大陆的居民自宋明以降,首先迁移的地区就是东南亚;他们或避战乱,或逃饥荒,或为欧洲殖民者所“招募”,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并求发展。经过数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在南洋立住了脚,形成了颇有实力的东南亚华商群体。 海外华人之中还有一部人与东南亚华商不同,他们是中国大陆近百年来到西方学习科技的知识分子阶层,以及负笈欧美的南亚华商的后裔。这些人或有父辈的商业资本积累,或凭借自己的科技知识也在西方社会闯出了一片天地。但是其人口、经济实力尚不足以与东南亚华商平分秋色。所以,就海外华人经济而言,我们的研究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的华商身上,通过对他们的研究以说明海外华人经济成长的历程和发展趋势。 一 华人经济在东南亚经济中的比重 随着本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了所谓的“东亚经济奇迹”。国外一些有影响的经济学家或未来学者也把研究的视野移向“东亚经济奇迹”,并吃惊地发现,海外华人商业在“东亚经济奇迹”中处于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 以研究世界商企集团兴衰机制而著名的日本樱美林大学教授井上隆一郎1994年出版了其专著《亚洲的财阀和企业》。他综观并分析了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东南亚经济社会变迁,得出结论:以华人为首的“少数派”在东南亚的商业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从欧美诸国近代在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殖民活动来看,大批中国沿海的农民或商人是作为劳工或逃难者来到南洋的。在那里他们通过长期的艰苦劳作,逐渐积累了小资本和商业经验,开始在当地社会和欧美企业之间起一些初级的商贸作用,这样,相对于当地的原住民而言,华人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小商小贩。 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南亚出现了许多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原来的殖民地宗主国势力逐渐消退,其在原殖民地留下的经济真空很快由华商来弥补,因此华商的经济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东南亚华侨华人在归化问题上的障碍,五六十年代某些东南亚国家暴发了排华、反华浪潮,致使这些国家的华人以及这些国家本身蒙受了巨大的政治及经济损失。七八十年代以华人为主流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在经济上获得了奇迹般的发展,原来抑制华族(大部分华人已归化入籍成为当地华族)的某些东南亚国家认识到了自己经济发展必须借助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这样一个华人经济圈的实力和经验,抑制其国内的华族经济的政策有所缓解,而这些国家内的华族经济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艰难地成长起来。 尽管华族在东南亚各国(新加坡除外,马来西亚的华人是第二大民族)是绝对的少数民族,在某些国家,如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还要受到不同宗教,如伊斯兰教、天主教的排斥,华族还是在艰难的情况下发展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并以族群经济的方式融入居住地的国民经济。因此,“现在的东盟各国中,除华人占人口大半的新加坡之外,无论在哪个国家,华人都是少数派,而且除马来西亚外,华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很低,不到10%。但是几乎在所有的国家,大部分雄厚的财团均在华人控制之下,他们在各国的商业活动中占有支配地位”(注:[日]井上隆一郎。《亚洲的财阀和企业》,生活,读书,新知识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第201—202页。)。 一位长期关注亚洲经济发展并做过许多实地考察的美国经济学家吉姆·罗沃也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他认为,除了台湾、香港、新加坡之外,在东南亚或西方国家中,华人只能算“零星的少数民族:通常是一个很小的民族,政治上无权,常常招致怨恨,有时还被辱骂和迫害”。可是他们还是在经济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东南亚其他地方,海外华人的数量之小与他们对当地经济的超常控制是不相称的”。 在印度尼西亚这个拥有2亿人口的世界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 华族只占到600余万人,约为总人口的3%强。但从90年代早期的经济统计表明,印度尼西亚居全国控制地位的25个大商业集团中,有17个是属于华族所拥有。另据一位印度尼西亚投资银行家估计,印度尼西亚全部银行贷款的80%也是贷给华人的公司。 在泰国,华族人口大约也有600万,占泰国6000万总人口的约10%。但是泰国是一个以信奉佛教为主的国家,华人与原住民的融入较少有文化上的障碍,而且华族进行经济活动的社会、文化环境较东南亚其它国家(新加坡除外)要好得多。在控制泰国经济的100 个最富裕的商业家族中,大约90多个都是华人家族。而居泰国经济核心的曼谷,经济实力也主要由华人商贸家族控制。据一项70年代中期的统计,华人拥有当时泰国商业和制造业资产的90%以及泰国银行资本的一半。 在菲律宾,在近7000万人口中华人总数占不到1%, 华人的经济地位却高居各族群之首。由于菲律宾主要是一个天主教国家,华族与原住民的文化冲突并不像印尼、马来西亚那么严重。当然也有不少绑架、抢劫华商的案件,但总体上讲,菲律宾的华族经济发展还算平稳。据一项80年代末期的统计材料显示,菲律宾全国最大的67家商业组织的销售额的2/3是由华人公司完成的。在近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只有华族的经济能向老西班牙殖民家族的经济发起挑战,最终占到了菲律宾国民经济总量的约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