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理论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磊 南京大学经济系 所在地:南京 邮编:210093 杨列辉 中国人民大学欧亚所 所在地:北京 邮编:100872

原文出处:
金融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0
分类名称: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
复印期号:1999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自1997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日益呈现衰退迹象,基本已是不争事实。本文拟综合运用凯恩斯和哈耶克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当前混合型经济衰退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战略。

      一、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分析

      关于中国当前宏观经济不景气成因,我国经济学界已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研究,基本形成两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1.中国当前经济增长速度相对回落,是1995年起宏观经济调控软着陆成果的深化与巩固,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突出表现在通货膨胀得到有力控制,同时形成买方市场。当前适宜的政策应该是珍惜来之不易的通货膨胀治理成果,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增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2.中国当前宏观经济调控软着陆基本到位,转而必须对付有效需求不足的压力。当前适宜的政策应该是采取协调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制止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滑坡,为改革开放创造相对宽松的经济景气环境。

      上述两种代表性观点都存在在着西方经济学理论渊源。大致说来,第一种观点暗含哈耶克的经济危机分析思路;第二种观点则是对凯恩斯需求管理思想的直接借鉴。为了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化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问题的认识,需要回顾凯恩斯和哈耶克的经济危机理论。

      首先,凯恩斯和哈耶克的经济危机理论存在共同分析前提。两种理论的共同分析前提主要由四个方面内容组成:1.经济稳定的均衡条件是资本收益率(用R表示)与利率(用r表示)相等。2.均衡利率水平主要由货币供求关系决定。3.货币非中性,即只要资本收益率与利率没有实现均衡条件,经济将处于不稳定状态。4.经济危机,从本质上讲,属于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失效引致的一种非意愿宏观经济后果。

      其次,两种理论在经济危机形成机制及治理对策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凯恩斯认为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失效,主要应归因于资本收益率不稳定(注:在凯恩斯原著中,对应的指标是资本边际效率(MEC), 大致相当于预期利润概念,与资本收益率在内容上相近。)。其经济危机形成机制可表述如下:利率粘性和短期内资本收益率下降共同作用,造成R<r的失衡状态,从而产生投资收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对应的反危机措施就是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直接弥补有效需求不足。

      哈耶克则把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失效归因于利率不稳定。其经济危机形成机制可表述如下:短期内相对稳定的资本收益率和偏低利率可能造成R>r,导致投资与经济扩张过度;长期内利率必然回升,且可能高于资本收益率,即R<r,产生对称的投资收缩和产业结构失衡的经济危机。

      哈耶克的反危机措施则相应概括为如下两条:1.建立稳健的金融体系,控制利率波动。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家创新的调节功能,加强产业结构调整。

      综上所述,凯恩斯和哈耶克的经济危机理论,分别反映了实物因素(主要影响资本收益率)和货币因素(主要影响利率)对经济稳定的冲击。有关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现状的两种代表性观点,很显然分别借鉴了凯恩斯和哈耶克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分析思路,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客观现实,深化了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问题的认识,为经济政策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帮助。

      不过我们应该认识到,以上两种代表性观点仍然存在如下不足:

      1.对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经济运行现实的结合不够紧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中国当前宏观经济问题认识的深化,以及有效宏观经济政策的制订。

      我们认为,凯恩斯和哈耶克的经济危机理论,分别反应了实物因素和货币因素对经济稳定的冲击。但在现实经济环境中,经济稳定实际上受到实物因素和货币因素的综合作用。按照经济危机成因,经济危机至少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①主要由实物冲击引发的经济危机,我们称之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危机,或凯恩斯型经济危机。②主要由货币冲击引发的经济危机,我们称之为结构失衡经济危机,或哈耶克型经济危机。③由实物冲击和货币冲击共同作用引发的经济危机,我们称之为混合型经济危机。尽管凯恩斯和哈耶克的经济危机模型不同程度地强调实物冲击和货币冲击的综合作用,但是在其模型中货币冲击和实物冲击对经济稳定的影响并不是对称的。由此可见凯恩斯和哈耶克的经济危机模型有着严格的使用范围。因此上述第一、二种经济危机可以视为第三种经济危机的特例。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不景气,既带有宏观经济调控软着陆的趋势,又带有明显的有效需求不足特征,可能正是货币因素和实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无论单独运用凯恩斯或哈耶克经济危机理论,还是将两种理论简单地叠加,都可能造成对中国宏观经济问题性质认识的偏差,影响到有效宏观经济政策的制订。

      2.对凯恩斯和哈耶克的理论借鉴,侧重于政策操作层次的研究,缺乏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足够关注。可能导致设计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性与连续性较差,影响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

      尽管我国经济学界已就需求管理和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总体政策设计思路形成共识,但两种类型政策之间的协调难度,有被低估的倾向。

      我们认为需求管理和结构调整政策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总的说来,凯恩斯型的需求管理政策强调短期内相当力度的政府干预,以迅速恢复经济景气;哈耶克型的结构调整政策则强调较为充分的市场机制和企业家创新的调节功能发挥。换言之,经济结构有效调整需要较长时期的适度经济衰退。由此可见,两种类型政策在目标、时滞、经济运行机制和支配资源诸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矛盾,这势必影响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削弱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