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活动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因此,要提高思想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认识和把握规律,自觉地按照规律组织和实施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活动具有交互作用的特性,其规律主要有以下三条,即主体思想与客体思想交互作用的规律;自觉影响与自发影响交互作用的规律;内化与外化交互作用的规律。 一、主体思想与客体思想交互作用规律 主体思想与客体思想的交互作用,是思想教育活动的最基本规律。其内在依据是:主体思想与客体思想是构成思想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要素。但是思想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主体、客体和环境,而是体现思想教育活动特征,即影响思想教育的各种环境内化于主客体之中,形成有别于其它事物的基本要素,即主体思想与客体思想。主体思想与客体思想是相互作用的。这两个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思想教育的基本矛盾。一方面主体思想与客体思想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主体的思想,就没有客体的思想;同样,没有客体的思想,也无所谓主体的思想。客体思想是主体思想的对象和思想教育效果的直接体现者,主体思想是客体思想提升的激发者和思想教育效果的促成者。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即客体思想主体化与主体思想客体化。另一方面主体思想与客体思想又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一般说来,主体思想是反映一定主体需要的先进社会意识或群体意识,客体思想则是在性质上或程度上不同于上述先进思想的一种思想。就我们所进行的思想教育而言,主体思想代表着先进阶级利益的思想意识,客体思想则是不同于上述思想或先进程度不够的思想,这样主体思想与客体思想之间必然存在着矛盾,亦即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对立斗争。 主体思想与客体思想的作用与反作用的矛盾运动贯穿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包含两个基本环节:一是客体思想主体化,主体思想客体化。一方面,客体接受主体思想使自己的思想与主体的思想一致。为此,思想教育者就必须针对客体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措施,积极主动地作用于客体,向客体灌输主体的先进思想,使客体思想主体化。另一方面,主体要适应客体的特点,对自己的思想作出相应的调整,就是主体思想客体化。思想教育过程从来就不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单向联系,客体是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模式,他接受信息是一个自然的选择过程。当主体灌输的思想符合实际、言之有理时,客体才能接受。否则,要么接受不了,要么不愿接受。当客体不愿接受或不全部接受时,主体必须针对自己的思想状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期客体接受,也就是主体思想客体化。二是个体思想社会化与社会思想个体化。从总体上说,教育主体的思想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最集中、最直接的体现。作为教育客体的个人的思想,大体是与主体社会意识有出入的思想。个体思想社会化,就是通过主体的(个人与组织)思想教育,让个体思想与社会意识一致,使每一个客体个人按照社会意识自觉行动,这是思想教育者的根本任务。使每一个个体思想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伴随着社会思想个体化过程,即个体在接受主体施教的社会思想的同时,要赋予社会思想以一定的个性,这是社会思想个体化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个体思想水平参差不齐,又制约着社会思想,使个体思想社会化不可能一步到位,而又成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思想要不断地根据个体思想状况进行调整,从而达到社会思想个体化。 二、自觉影响与自发影响交互作用规律 思想教育过程是立体的、开放的过程,其中不仅存在着自觉影响,而且存在着来自外部的自发影响。因此,这种自觉与自发影响的交互作用,构成了思想教育活动的又一基本规律。思想教育自觉影响与自发影响交互作用的主要表现是: (一)思想教育过程中各种自觉影响的交互作用。思想教育过程不是单线条的,而是立体的。在现实生活中,对受教育者施加自觉影响的主体往往有多个。各个不同的教育主体都向受教育者施加各自的教育影响,这就必然地产生了各种自觉影响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有两种情形:一是同一性质自觉影响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补充。这主要表现为形式的结合与互补和内容的结合与互补。所谓形式的结合与互补,就是教育内容相同、教育形式和途径不同的教育影响之间的有机结合和补充,它们共同作用于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育影响不断得到强化,从而推动着受教育者在某一方面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尽快形成和巩固。所谓内容的结合与互补,就是性质相同、具体教育内容不同的教育影响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补充,它们共同作用于受教育者,促使其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二是不同性质自觉影响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冲突。由于主体的理论素养、思想水平与认识能力不尽相同,因而他们对教育对象所施加的自觉影响也往往会出现差异,有时甚至会形成对立冲突,其结果必然要求我们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不断强化正确的教育影响,及时纠正错误的教育影响,使各种教育影响形成一股合力,以推动受教育者的思想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变化。 (二)教育的自觉影响与教育的自发影响的交互作用。思想教育过程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它总是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力场之中,受到环境力场的自发影响。尤其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现代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各种社会信息纷至沓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社会各种矛盾和现象都会迅速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对教育对象产生自发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进行思想教育需要一个有利于客体思想进步的环境力场。从总体上看,环境力场是由相互包容的几个层次构成,它们依次是:社会系统力场、社区力场、群体力场和情景力场。所有这些都对思想教育产生影响。其中,社会系统力场是涵容量最大的、起统摄作用的力场,它影响和制约着社区力场、群体力场和情景力场,因而对思想教育的影响更大、更深远。基于此,我们要发挥环境力场中有利于客体进步的积极方面,促使客体发生思想转化。同时,“环境又是人来改变的”。(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370页。)通过卓有成效地思想教育,客体的思想觉悟有了提高,反过来就会对影响他们的环境力场进行改造,使有害的变为有利的。在这里,思想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环境力场的影响起决定作用,比如同处于不利的环境力场,有的人同流合污,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事实告诉我们:进行思想教育必须搞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努力使思想教育社会化。当前,教育者尤其要重视环境力场中的自发因素对受教育者的消极影响,不断调整思想教育与环境力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