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2日至23日,毛泽东邀请100多位文艺工作者、党中央干部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形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讲话》文本基于特定历史情境,最初以提纲形式传播,随后经历多次文字修改调整,由口头讲稿固定为书面化、学术化表达,逐渐实现了文本的经典化过程。《讲话》围绕我国文艺实践的历史与现状作出思考分析,对五四以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做了系统科学的总结。作为延安文艺重要思想成果,《讲话》长期引领此后中国文艺发展走向,真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建设。 延安文艺座谈会已过去80周年,成为中国现代文艺美学思想史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讲话》始终以文本形式承载着延安革命文艺实践丰厚的历史内涵、美学品格与理论价值。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曾指出,历史叙事在连续性的外表下充满事件节点的分割与变化。以事件为关注点,可以避免对历史的单一解释,思索历史书写的多种可能。①《讲话》以“话语事件”形式将延安文艺实践活动定格凝结,重新阅读这一经典文献,能够引领我们回望历史时刻,从彼时社会文化环境了解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制定过程,深刻总结党领导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启发引导新情境新形势下的中国文艺发展。 一、批判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思想从来不是纸上空谈,鲜活生动的思想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艺理论也十分关注社会现实状况、时代背景与人民需要,将文艺现象视为人类生产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观念性反映。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于内外交患、战火纷飞的年代,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尖锐复杂。抗日根据地内不仅有艰苦作战的工农战士,也吸引了大批心怀救国信念的知识分子。针对当时革命队伍内部工农兵与知识分子之间的文化差异、思想冲突等,毛泽东进行了多方了解与深入调查,着力思考文艺与政治工作的协同发展,以及文艺如何实现“民族解放”革命目标的问题。正是依托于当时社会现实情况与民族救亡历史大背景,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讲话》才具有深刻的话语事件价值以及超越时代的强大感召力。 1935年中共中央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40年代初期在延安建成一个有组织的革命根据地。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与积极团结知识分子的政治政策,使得当时延安人口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中共中央机关、单位、学校等的干部、教师及学生。抗日救亡的共同使命和特殊社会环境把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联系在一起。持不同政治立场、文化主张的知识分子,在活跃思想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与工农士兵产生观念碰撞与认识差异。②工农兵凭借物质生产和抗日战争的直接参与性,在延安处于主导地位。知识分子虽然人数众多,但由于精神上独立性和物质上依附性的悖反,处境尴尬。许多接受五四新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并没有彻底实现从“亭子间”到“革命根据地”的转变。文艺作品在倾向性上脱离大众,脱离现实战争情况,一味批判揭露社会黑暗问题,引发了工农群众的不满。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是毛泽东正确认识当时政治形势与文化氛围之后进行的一次有针对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在赋予文艺新内涵的同时,加强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与革命使命感。座谈会召开后形成的《讲话》,旨在确立党的文艺立场方向,消除各方矛盾,将文艺工作任务与中国革命形势相结合,统一民族战线,建立“文化”与“军事”并行的人民解放斗争队伍。 经过座谈会讨论,《讲话》强调,文艺工作者需要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从当下现实生活与实际情况出发,创作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在《讲话》中,毛泽东从“读者意识”角度对革命文艺情况做了客观分析,多次谈到文艺作品的大众接受问题,号召文艺工作者积极进行话语转型,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念,建构文艺与人民的合理关系。毛泽东指出,只有把文艺与人民关系放到当时当地的现实环境中,才能得到正确科学的解释。从宏观上看,革命文艺的读者群是人民大众,他们占有中国人口的大多数,是党的依靠力量,是历史的主体与革命的动力。但从微观上看,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读者群是不同的。从“亭子间”到“革命根据地”,革命环境与宣传对象完全不同。根据地的文艺接受对象主要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因此文艺工作者必须毫不迟疑地与新的群众相结合,从实际出发,迎合人民群众的文艺接受心态,积极学习吸收传统民间文艺内容形式,创作根据地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生活)这一最广大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阶段。文艺工作者疏离于真实生活,片面强调“内心情感表达”,无益于文艺的健康发展,也无益于革命工作顺利进行。文艺工作者在进行文艺创作时始终需要与群众走在一起,自觉面对社会与时代的意识形态诉求,担负起教育群众、感化群众的社会使命,实现团结一心共同抗日的民族解放目标。 文艺工作者在观念上重视人民群众,在行动上也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将对群众的政治情感转化为审美创作动力。如果说“大众化”是新文艺的根本方向,那么深入民间日常生活则是新文艺的必由之路。《讲话》指出,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唯一的源泉,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丰富的文学艺术原料,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③延安的淳朴乡土人情、革命战争环境和激烈阶级冲突,为文艺工作者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景观,也提供了绝好的文艺作品创作素材。在“文艺下乡”号召下,知识分子主动走向民间,接近工农兵的生产生活,带来两者关系的明显好转,也使解放区文艺出现了重要转变。文艺工作者主动挖掘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作出一批思想明确、形式新颖、艺术精湛的经典文艺作品,有音乐《黄河大合唱》《南泥湾》、秧歌舞《兄妹开荒》、秦腔现代剧《血泪仇》、民族新歌剧《白毛女》、民歌体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小说《小二黑结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