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事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在新时代不断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的历史条件下,教育评价需要直面在评价取向、评价指标、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系列问题,积极探索教育评价的发展与改革之路来回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将“探索增值评价”作为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的重要原则①,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值评价在评价理念、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尝试探讨如何利用增值评价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现实困境及改革诉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取得了诸多的成效,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能够综合地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效果提供了便利,但是,评价取向的工具化、评价指标的静态化、评价方式的单一化等问题却也在一段时间以来表现较为突出,造成教育评价未能更加全面系统地反映教育过程,未能更好地站在发展的视野下多元立体地看待问题。站在新的时代坐标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不断被赋予了诸多新的历史使命,如何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改革,已成为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全过程的新诉求。 (一)亟待建构新理念,改变评价取向工具化现状 评价取向是评价主体在开展评价实践活动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和态度,对于规范评价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②这段讲话,在指出教育评价领域存在问题的同时,更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事实上,“五唯”问题的本质在于评价的工具化倾向,把分数、升学、文凭、论文、帽子等作为工具来衡量与评价特定的个体及其所受的教育。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在评价体系设计、评价过程展开、评价结果利用等方面也存在比较突出的工具化问题,并且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尤其明显:一是评价的管理主义倾向。在管理者处于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以便于管理为首要考量,以提高管理效率为直接目标指同,自上而下地控制评价活动的开展,强调评价标准、评价程序、评价结果表达的统一性,片面追求评价的鉴定指导、等级排序、区分选拔等工具性目标,但却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二是评价的绩效主义倾向。将“绩效”作为评价的出发点,把教育目标具体化为可直接量化的指标,通过量化评分方式看待教育短期的、显性的效益。尽管这些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教育质量水平,但是,如果为“保质保量保时”完成教育目标,对指标和数据过度倚重,就容易使评价演化成对于教育绩效的片面追求。评价取向工具化作为管理主义、绩效主义逻辑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将本该引入市场竞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领域,长期桎梏于工具化取向的评价活动,从而容易导致评价中的短视行为、急功近利等问题,容易遮蔽被评价对象的主体需求,最终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是指以党和国家的政策为指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进行定期测量与判断,以期及时改进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教育质量评价作为教育治理的关键环节,是事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方向的“指挥棒”,只有及时扭转评价工具化导向才能有效发挥评价的正确引领作用。从新时代教育治理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提出的变革要求出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要遵循教育质量发展规律,就要使评价逐步实现从为制定决策提供依据的工具性目的向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价值性目的转变。因此,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向着以服务教育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方向转变,评价重心从基于等级排名、绩效问责的结果性判断向着基于体现主体真实发展状况和过程性判断的方向转变,从而改变评价取向工具化,提升评价内涵,也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亟待强化准确度,克服评价指标静态化弊端 评价指标的特性与构建方式,直接决定着教育评价的可信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一种内含各教育要素、各教育环节和教育结果的全程评价、全域评价,随着全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成效的不断重视,教育评价中“唯结果”问题也备受关注。自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提出“动态考评与静态考评相结合”“阶段性考评与总结性考评相结合”③的要求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已经逐步通过拓宽评价途径、丰富评价参与的主体、兼顾教师投入和学生付出两个维度等措施来破解评价中存在的症结。但是,评价中的时间固化思维仍然根深蒂固,主要表现为评价指标静态化,在静态的结果中考察教育的成效,这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静态化的评价易造成教育目标的窄化。在“行为目标评价模式”和“行为目标评价观”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通常倾向于关注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评价视野较多局限在预设教育目标导向下学生显性行为的变化上,极易忽视甚至无视那些难以直接测量的非预设目标和学生内在思想与行为动机的变化。以教育目标为基础来构建评价指标,将各项指标分别赋值计分,用分数来标识评价结果,虽然易操作、易直接测量,但实际上这种指标的静态化操作却是一种以部分取代整体、以现象取代本质的评价,未能反映教育的全貌与真实状况。另一方面,是静态化的评价易导致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发生。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作出相应的协调与转变,实现由依据教育资源、教育声誉等教育投入指标,到依据学生学习成果的教育输出指标,再到依据教育过程指标来衡量教育成效的转变,但现实的情况是,教育的结果往往更容易受到引用和重视,而教育的过程则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静态化的评价指标由于较易于被获取、被把握而常常盛行,但是,这种遵循教育投入关联教育产出的评价逻辑,通常是在把教育结果看作是教育成效的全部体现的同时,使得评价脱离了具体的教育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