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20)03-0156-06 DOI:10.13660/j.cnki.42-1112/c.015337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一个如何增强实效性的问题。一直以来,理论界带着强烈的时代意识与现实关怀,紧扣时代脉搏,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回应社会需要。这些研究无论是从研究主题、研究方式、还是学术容量上来说,都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它表征着学界带着极大的热情致力于用思想政治教育学来回应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给人们的思想道德发展带来的变化,致力于用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范畴来研究与解答当前转型社会所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化解社会矛盾,寻求共识,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自觉与理论自信。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关键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测与跟踪。大数据时代,为勘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供了机会窗口。 一、大数据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域何以可能? 一场激动人心的技术革命——大数据时代,带来了“量化一切”的数据化世界观以及“更多、更复杂、更好的大数据思维。”[1]如果说,理论生产的重心并非局限于理论逻辑的推演,而应当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那么,我们对于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仅要满足不同时代的不同要求,也应主动参与到一定时代的建构当中,建构自己的数据模型,丰富自身理论与实践体系。 (一)大数据时代相关概念界定 大数据思维的特征是什么?大数据方法的本质是什么?大数据是如何带来人文学科的数据化的?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助于揭示数据化的本质,进而呈现大数据力量和数据创新等大数据时代特征。 第一,数据的三次变革。在人类发展史上,数据世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数据到有数据,再从生活数据到科学数据,乃至从科学数据到人文数据(即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的三次裂变。其中最伟大的一次革命,乃当下的大数据时代。尽管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哲学家提出“数是万物之基”的观点,将数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但数与数据之间却有着天壤之别。数据似乎被遗忘,更遑论注重用数据进行哲学反思。而且大数据时代与其产生之前的数据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为了便于讨论我们把大数据产生之前的数据称为小数据,并揭示大数据与小数据之间的差异。从采集手段上看,小数据是人工且有意识地测量、采集的数据,具有主观性质;而大数据的获得则是基于芯片自动采取的无意识数据,因此,它具有客观性质。从存储方式上说,小数据存储于纸片或硬盘等当地媒质中,而大数据则在云端中。从处理方式看,小数据仅仅需单机就可处理,大数据则需要云计算平台。 第二,大数据是如何带来人文学科的数据化的。大数据变革的目标就是实现一切皆可数据化。其关键在于大数据变革能否持续发生,一切数据化是否可能?尽管当下我们很难给出肯定答案。但是,随着“可视化”“互联网”等等高新科技的不断飞跃,数据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单就“社交数据总量翻一番的时间只需要18个月”[2](p198-199)就可以推测,随着大数据技术持续变革,“想在大数据时代中用技术方法来保障隐私成为天方夜谭。”[3]因此,只要技术能够持续变革,数据的获取将会越来越容易。“大数据不是要教机器像人一样思考。相反,它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3](p6)一旦一切皆可数据化,全数据模式便来临,并通过以下两个步骤来实现:一是技术革命实现了世界一切事物及其行动都能够形成一种自我记录的功能。这为数据化提供了可能。二是通过互联网、云存储、云计算的存储、传输和处理,物质世界被映射为可以存储、计算和利用的数据世界。[4] (二)数据范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唯有参与到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中,让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接受“大数据”时代的体验,呈现出深刻的社会意义时,才能体现其时代特征。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数据化何以可能?怎样利用大数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数据化与数据挖掘?如何将数据范式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论域?如何利用大数据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转化为同构的数字关系模型? 第一,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在大数据广泛应用之前,标准化、批量化与集中化是数据最基本的特征。但这种单一的总体化、标准化与平均化特点遮蔽了个体的差异性、多样性。大数据以其海量的数据记录了真实世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确保了原始数据皆能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与差异性,还原了真实世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特征。较之于大数据,小数据的采集因其成本高,其数据能否接近整体、是否精准直接影响着其研究的结论。因此,其最基本、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减少错误,保证质量,提高精确度。而大数据把海量模糊性的数据记录下来、储存起来后,通过对这些模糊数据的快速处理与清洗,通过冗余技术还原真实状态。模糊性与不精确是大数据的亮点和特点。学会混杂是扩大数据规模的逻辑起点。因此,大数据颠覆了工业化时代基于等级结构所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乃至数据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实现了在网络结构中,每个终端都有自己的话语权力,形成了平等的对话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