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9)06-0130-07 “文学史”这一西方的“舶来品”,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形式,被运用于言说中国文学,肇始自19世纪末,随后开启了“中国文学史”的自著与研究,引发了众多关注。相应地,中国文学史理论研究亦日渐进入学界视野。然而,诸多研究却并未涉及文学史这一研究形式作为普遍的知识范型究竟在何种语境下兴起并定型。 追根溯源,作为一种文学研究形式的文学史,其要旨即在于正名经典,并为经典作家作品排序,由此掌握着特殊的权力,在文学研究中颇引人瞩目。文学史的兴起,更是曾被誉为“人类智力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1]。而在西方语境中谈及“革命”,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同样堪称“伟大”的近代科学革命,这二者之间,实际上关联甚多。正是西方近代科学革命,开启了整个世界的科学权威化进程。于是,厘清源于近代科学革命的科学权威化进程与作为人文知识形态的文学史范型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联,成了持续深化文学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缘起 本文着意于科学的权威化与文学史的兴起之间存在的关联,源于对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文学史理论研究的关注与反思。具而言之,将“文学史”这一西方的“舶来品”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形式运用于言说中国文学,便产生了中国文学史的著述与研究,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界针对文学史的著述与研究开启了中国文学史理论研究。起点可以说是1983年7月至10月《光明日报》开展的文学史编写问题讨论,值得注意的是1988年《上海文论》杂志以开辟“重写文学史”专栏为标志,明确提出“重写文学史”的口号,引发了较大的反响和争议,而随后一系列的学术争鸣,又逐渐将讨论导向了文学史理论的建构。在这样一种学术浪潮的推动下,文学史理论成为国内学界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不论是基于百年来中国文学史学科实践的种种理论阐发,还是对欧美文学史理论(譬如新批评、新历史主义、解释学以及接受美学等关于文学史的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探讨,中国学人们都希望借助这些研究能够参与中国文学史的理论建构。虽然,以学科的自觉意识而言,国内关于文学史理论的讨论是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起的,但中国文学史的理论建构却是伴随着中国文学史写作发生而同步进行的。换句话说,中国文学史的理论建构可以以中国文学史著述产生之时为原点。近年来,不少学者从以这个原点延伸开来的不同层域做了学术史方面的正本清源工作,或以中国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的关系来立论,或将中国文学史作为一种现代性知识加以反思,诸如此类的研究有一个共通之处,即强调进入历史语境,厘清与重构文学史理论建构中的历史维度,期冀借由所选择的历史的关键视点来观照中国文学史的理论建构。循着这种研究路径深入到历史场景中,一些学者便开始关注中国文学史写作中的科学主义因素,探讨科学主义对中国文学史写作的介入[2]。但如此致思路向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相关研究较为沉寂。笔者认为,实际上,科学主义在介入中国文学史写作的同时亦深入到中国文学史理论建构的深层机制中,并与其形成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共谋关系。因此,以科学主义在中国的流行和演变这一关键历史视点来检视中国文学史的理论建构,可以给予中国文学史的理论建构这一问题以视野上的拓展。 然而,这一研究思路不被认可,至少是很难被认可,大致有如下两个原因:首先,科学主义一词如今更多地被认同为带有负面意义,导致不少学者的反感;其次,尤其对于人文学科的研究者而言,根深蒂固地认为人文研究与科学研究二者之间的对立大于统一,二者间的界限不容僭越。这两个原因实际上表明学界对于科学研究与人文研究之间的渊源关系不甚明了,大部分学者的立场其实是源于20世纪初学科建构浪潮中学者们关于划清学科边界的学科独立之主张与实践,学科独立以及学科间边界清晰对于学科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也不能以此漠视人文研究与科学研究之间的渊源。实际上,二者之间的融合与相互影响的历史比二者区分独立甚至对立的历史要长得多,而且正是由早先的充分融合、影响才导致或者说启发了后来的学科独立意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科学主义作为一种思潮确实影响了文学史的写作,然而,要想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更学理化的认识,应该超越作为一种思潮的科学主义,而上溯到产生科学主义思潮的语境,正是这种语境实际上影响文学史的写作,这种语境可以被称为“科学的权威化”。所以,应该将科学主义对于中国文学史的影响置换为科学的权威化语境对于中国文学史的影响,考虑到“科学”与“文学史”最初都是兴起自西方语境的,而文学史理论诸多的反思和研究并未涉及文学史作为一种研究形式在中西方语境下究竟如何兴起,特别是对于在文学史这种研究形式最早出现的西方语境,往往以概括式的话语一笔带过,缺少理论溯源和学理分析。因而,采取一种溯源的研究立场有利于从根本上理解这个问题,即笔者关注的核心课题:科学的权威化与文学史的兴起。基于对科学的权威化与文学史兴起之间关联的理解,再考察科学的权威化语境对于中国文学史的兴起所产生的影响,能够为思考文学史正名问题提供一个深邃的视野。 二、研究现状 将科学的权威化与文学史的兴起联系起来,探讨科学的权威化语境对于文学史的兴起的影响,学界目前尚无相关研究。但是文学史理论研究近三十余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为本文所彰示的新的研究维度提供了一个宏观的关于文学史理论研究的学术史反思空间。 三十余年的文学史理论研究大致遵循着两条路径:其一,专注于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形态模式论等角度对文学史展开一般原理的纯粹理论探讨。特别是在文学史理论初兴的八九十年代,不少学者于此着力颇深,出版了专门的理论性著作。其二,着重于潜入文学史写作的历史语境中,对文学史学史及其经典文本做学术史意义上的回顾和研究。这当中,既有对文学史学史的全景勾勒,与“以问题为中心”的专题研究,更不乏对文学史学史中一些经典文本及著名学者的个案研究。可以说,近年来中国的文学史理论研究呈现四个趋向:首先是愈益重视以中国文学史学史中的一些经典文本及著名学者为中心的个案研究,并导出个中相关理论问题,尤其关注早期的文学史研究个案;其次是在研究学术史意义上的文学史学同时倾向于将之植入历史语境中,重建文学史理论建构中的历史之维,以期借由所选择的历史的关键视点来观照中国文学史的理论建构;再次,问题意识的强化。从强调文学史的重写到反思文学史作为一种现代性知识,研究者重视问题域的转换选择,引导研究的逐步深入;另外,受到社会转型和西方当代各种理论的影响,文学史理论研究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研究者期待开拓新的研究视野。这些趋向都表明了文学史理论研究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