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9)05-0059-05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构筑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根基和价值共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这标志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历了“体系建构”、“理念凝练”、“顶层倡导”、“制度设计”之后,进入了“融入转化”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运行全过程,实现社会核心价值理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建构、协同化运行?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心所向、具化为生命样态,实现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价值预期与人们追寻美好生活、促进生命成长的价值期待相互融通?上述问题内在蕴含着一个共同的前提预设,即“价值认同”。离开社会成员广泛而坚实的价值认同,“融入”便难以切实成为维系社会高效运行的“精神力量”,“转化”也可能只是以“知识条目”的形式漂浮于人们的“记忆空间”,而难以深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历程,触及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灵魂深处。如此一来,怎样全面理解价值认同的本质意涵和生成机制,进而以此为基础探寻价值观教育的科学理路,便成为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 一、价值认同的本质意涵 现代汉语学术语境中的“认同”一词原是个“舶来品”,译自于英文单词“identity”,其原意有三:[2]一是表征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性;二是指涉事物的同一性,即不同事物之间共有共享的相通性,或同一事物在不同时空场域和发展阶段所秉承的一致性;三是指代身份或归属,即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结构和相互比照中,确证“我是谁”的身份和“我们是谁”的归属。汉语“认同”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认定他者与自我有共同之处而产生的亲切感;二是指承认、赞成、认可、同意等。可见,英语“identity”是个名词,主要指认事物“是其所是”的特性以及基于这种特性的事物间相互关系及其静态化的归属状态。而汉语语境中的“认同”则是个动词,主要指认事物基于自身特性对他者以及自我与他者关系所进行的评价和认定,表达的是一种动态化的感知过程。两相对比,“认同”比“identity”的含义要宽泛得多,既蕴含了对事物自身特性、他者特性的认定,也蕴含了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评价以及由此所产生的身份归属。在这个意义上,“认同”更多表征的是英文“identity”的动词意义,更类似于英文的“identify”或“identification”。经由上述词源学分析不难发现,“认同”总是指认一定的互动对象,发生于“自我—他者”的关系结构之中,“兼有对内‘求同’与对外‘识别’之义”。[3]从内部来看,在于通过寻求与自我相同的同类来确认“我是谁”;从外部来看,在于通过指认与自我同类相异的对象来确认“我们是谁”。正是在内外有别、相互确认的过程中,人们才经由认同建立起自我的身份归属和价值地位。同时,这一过程又总是伴随着“评价”,总是受到一定利益诉求、情感体验、信仰系统等因素的影响,以致人们习惯于认同那些与自身利益、经验、情感、信仰相近相似的对象。所以,认同究其根本而言是价值认同,是人们借以建立价值信仰、持守价值规范、进行价值实践的生命活动。 作为生命活动的价值认同根源于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规制人的生命样态、群体归属和社会取向,影响社会的理性建构、运行成效和发展方向。这是由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共同决定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5]这两个论断对于正确理解价值认同的指导意义在于:不能脱离个人身处其中的社会关系空谈价值认同,那样就会使之成为抽象的、纯粹个人化的“事务”,而无法彰显其更为广阔的社会意义和更为纵深的历史视野;也不能脱离社会历史赖以存在的“有生命的个人”,按照某种先验的、完全外塑性的逻辑强行推进价值认同,那样会使价值认同变异为钳制个人的力量,而无法涵养起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充盈、整全、鲜活的个人生命;而应该在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把握价值认同的本质构成。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价值认同合理地理解为个人以社会价值观念为参照所进行的精神创造活动。它包括个人认同、群体认同、社会认同三方面内容。[6]个人价值认同的核心在于以社会价值观念引领个人价值实践,形成符合社会价值规范和要求的自我价值观;群体价值认同的核心在于个人以社会价值观念为依托和纽带,构筑形成其所归属的群体价值意识,形成特定的社会角色身份和自觉的社会责任担当;社会价值认同则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化与外化,高度认同社会发展的价值预设,积极投身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并致力于推进社会运行机制的优化和完善。个人认同是群体认同、社会认同的基础,群体认同是个人认同的延伸和社会认同的纽带,社会认同则是个人认同和群体认同的最终归宿,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价值认同的内容形态。 奠基于个人、群体与社会有机联系之上的价值认同,在实践中呈现为经验、情感、理性三个错落有致的层次。人们在日常生活是否认同某种价值,往往不是依靠严密的逻辑推演和完备的制度约束,而是凭借由来已久的风俗习惯或感同身受的生命体验,凭借经验化的生活常识和实践,由此便形成了价值认同的经验层次。这种基于经验事实所形成的价值认同富有直观性、感性化特点,并因其直接与日常生活相关联,可以更为便捷有力地作用于人们的价值选择和实践。所谓“人伦日用而不觉”指的就是这种经验化的价值认同。经由日复一日的生活实践和经验积累,人们在价值认同上会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情感倾向和评判模式。这种倾向和模式一经形成,就会对包括社会价值观念在内的其他各种价值观念,进行类似自动化地筛选和评价,从而构成了价值认同的情感层次。对于那些契合自身现实需要和发展预期的价值观念,人们易于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共鸣,将之纳入自我价值体系之中。反之,就会涌起自觉或不自觉的情感拒斥,将之排除于自我价值体系之外。然而,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不会完全听任情感的驱使,而是通过接受各类社会教育,形成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价值关系进行认知、比较和选择,于是便形成了价值认同的理性层次。相较于经验和情感,理性层次的价值认同更富有自觉性和持久性,是人们价值实践最为稳定和深层的主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