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
机构用户,欢迎您!
全文数据库
数字期刊库
报刊索引库
目录索引库
高级搜索
首 页
全文数据库
数字期刊库
报刊索引库
目录索引库
来源期刊
刊名:
文艺理论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期次:
2019年07期
“解”“释”辨
收藏
|
打印
|
下载word
作 者:
张江
作者简介:
J1.432
原文出处:
内容提要:
06
期刊代号:
J1
分类名称:
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
2019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大
中
小
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道,作业是培育核心素养的辅道.在数学教与学中,由于应试思想使然,教师往往对“提分性”书面作业重视有余,对创造性、实践性作业思考不足;学生因繁难的“题海”学业负担变重、数学兴趣索然,数学素养的培养也因此受到影响.《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意识,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抓住关键的教学与学习环节,增强实效.” 一、单元小结时,指导学生自编试题 学生自编习题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不断强化与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模仿到创新,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对知识的应用会更加灵活,对题型、题目的组成结构会更加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自编试题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主动学习数学的“智慧之窗”.由于缺乏命题经验和知识储备,学生自编试题在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上可能出现瑕疵,但不影响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数学素养. 学完一个单元知识,学生对该内容有了全面、系统性的认识,对本节知识的重点、难点更敏感.这时让学生进行自编试题训练,利于构建知识网络和锻炼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创新”数学核心素养的三级水平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案例1 均值不等式的运用 学完人教A版《数学必修5》“基本不等式”单元后,在小结复习中,笔者请同学以学过的知识为载体,模仿做过的习题,编制考查“均值不等式运用”的试题.
(4)一天,N先生送了100颗向日葵种子给M小姐作生日礼物.M小姐将向日葵种子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每粒种子间隔1个单位长度,设该三角形的面积为S,若S
学生大都采用“倒推构造,调整数据”的设计思路编制试题.即先考虑好要考查的要点和方法,再构造一个能用均值不等式的式子,然后调整数据设置能得到该式子的条件.学生觉得在编题中最难的是配置合理、好算的已知数据.从立意到雏题,再到成题,是学生对领会考查意图、明确考查知识、选用解题方法、厘清知识交汇的“一条龙式”自我训练,是一次自发性地元认知监控能力的检测提升过程.例如原创题(1),命题者想在“和、积转换运算”中考查运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于是构造了等式mn=m+n+3,然后用逆向思维,演绎倒推能得出该等式的条件.为了体现知识的交汇性、综合性,学生绞尽脑汁、几经调适,最终将直线斜率、指数函数性质、三角函数运算、均值不等式融为一体.再如自编错题中,学生自我发现、自我矫正了正弦定理的推理错误. 为了编制一道有质量的试题,学生经历了细致深入地有逻辑地思考问题的过程,历练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和理性精神.作为命题者,要分析他人对自编试题的解答情况,首先自己要能理解蕴含其中的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求得运算结果,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在编题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模块拓展时,做好实习作业 数学实习作业突出实践性、探索性,学生必须主动观察记录现象,动手操作实验,整理分析数据,经历数学建模、对比研究、逻辑推理等思维过程,依靠团队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其过程充满乐趣与挑战,是寓学于乐的开放性数学活动,也是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良好教学载体.高中数学教材多处设计了实习作业,但实际教学中,常常被当作非考试内容掠过,作用甚微. 案例2 探究“冷却函数模型” 探究“冷却函数模型”是高中数学《必修1》(人教A版)第三章“函数的应用”中的实习作业.请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再设计方案,验证
这一冷却模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际操作中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出乎意料. [分组实验]用具:大、小烧杯,电炉.用电炉将大烧杯中的水加热至100C,再将初温30C的水加入小烧杯.将小烧杯置于大烧杯中水浴.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水温,持续记录5分钟.随后每一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再持续5分钟.然后将水改为酒精再做同样实验.重复实验若干次,直到收集到几百组实验数据.为了判断实验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学生还到附近高校实验室请大学老师帮忙分析数据. 学生学习使用Origin软件,拟合分析了33个函数,发现有多个函数图象符合预想情况.根据已有研究,确定系数R^2的值达到0.98就可以认为这是有效函数图象.故选取R^2=0.99的函数分析研究:
由①拟合得到
,发现其最吻合实测数据.物理学家牛顿提出,当初始温度为30℃、环境温度为的100℃时,有冷却模型:
.函数①与之很相似.于是推定这组实验数据满足牛顿提出的“理想模型”.但是,学生在实验中发现k的值会随着初始温度、大气压强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理想模型”仍有优化的可能,并非完美无缺.
共
5
条结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全部展开
相关文章:
文学文本的意义之源:作者创作、读者阅读与...
张政文
文艺理...
2017年第11期
事件文学理论探微
尹晶
文艺理...
2017年第11期
拉康与索绪尔:能指链的形成
杜超
文艺理...
2017年第11期
论“强制阐释”之后的当代中国文论重建
李自雄
文艺理...
2017年第11期
情感直观:情感符号现象学研究的起点
谭光辉
文艺理...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