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纯文学”、“杂文学”的提出与输入 朱自清《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1934)说:“纯文学”、“杂文学”是日本的名词,大约从De Quincey的“力的文学”与“知的文学”而来,前者的作用在“感”,后者的作用在“教”。①其《什么是文学》(1946)亦云:英国德来登早就有知的文学和力的文学的分别,似乎是日本人根据了他的说法而仿造了“纯文学”和“杂文学”的名目。②朱先生后面所说的“英国德来登”乃是误记,就是前面说的De Quincey(戴昆西,Thomas de Quincey,1785~1859)。按照朱先生的说法,纯文学与杂文学的范畴是从日本输入的,这对范畴有西方文学理论的依据,即戴昆西“力的文学”与“知的文学”之说。 “纯文学”诚是从日本输入的术语。“纯文学”作为日本文学术语有两个涵义:一是与广义的文学相对,广义文学指以文字为表现媒介的范围广泛的作品,狭义的文学指诗歌、戏曲、小说之类以美的形成为重点的作品。再是与“大众文学”、“通俗文学”相对,以不取媚读者的纯粹艺术感兴为轴心而创作的作品。前一义为早期涵义。③朱自清先生所说的“纯文学”乃是指前一义,即和广义文学相对者。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在日本明治三、四年(1870~1871)间,西周(1829~1897)的《百学连环》曾论及广义的Literature与狭义的Belles-lettres之别;④明治二十五年(1892),内田贡(1868~1929)在《文学一斑》中提出“纯正文学”、“纯文学”之说。⑤在他而言,纯文学就是诗,即西方所谓Poetry。⑥明治二十六年(1893),北村透谷(1868~1894)在《何谓与人生相涉》(《文学界》二号,1893年2月)一文中也提出“纯文学”之说。⑦ 明治三十九年(1906),太田善男(1880~?)⑧《文学概论》一书中提出“杂文学”范畴与“纯文学”相对。其《例言》称“本书设‘杂文学’一纲”,⑨而将文学分为“纯文学”(Pure Literature)与“杂文学”(Mixed Literature)两类。文学的特征在于内容与外形的美,而纯文学与杂文学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情的,后者是知的;前者诉诸情,后者诉诸知;前者目的在感动,后者在教导。⑩ 铃木虎雄《中国诗论史》(1924)已经用纯文学论述中国文学批评。在他的论述中,魏是“中国文学上的自觉期”,(11)即认为文学有独立之价值,而梁代则有“偏重纯文学的潮流”,(12)又谓“裴子野尝著《雕虫论》批评纯文学”。(13)裴子野的文学观念,若放到纯文学与杂文学的脉络中看,属于杂文学观念,但铃木氏没有称裴子野的理论是杂文学观念。在日本有关近现代文学的工具书中,未见有“杂文学”术语,此或可解释为:太田氏提出的“杂文学”一语未能成为日本学界普遍接受的文学术语。(14)然在中国,“杂文学”却与“纯文学”一道成为现代文学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 “纯文学”、“杂文学”术语何时进入中国,目前难以完全考定。然王国维(1877~1927)当是最早使用“纯文学”术语者之一。其《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1905):“我国无纯粹之哲学,其最完备者,唯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耳……甚至戏曲小说之纯文学,亦往往以惩劝为恉。”(15)又其《文学小言》(1907):“《三国演义》无纯文学之资格”,(16)此“纯文学”之术语当来自日本。王国维在学术界影响巨大,其对输入日本学语持正面态度,(17)他之用此术语,当会促进其迅速流行。鲁迅《摩罗诗力说》(1908)谓“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文章为美术之一,质亦当然。”(18)黄人(1866~1913)《中国文学史》(1904~1907)的文学观念,受太田善男《文学概论》的影响,(19)但黄人并没有采用“纯文学”、“杂文学”范畴论述中国文学史。不过,黄人所编《普通百科新大词典》(1911)“文学(Literature)”条中已经明确提到“纯文学”: 以广义言,则能以语言表现出思想感情者,皆为文学。然注重在动读者之感情,必当使寻常皆可会解,是名纯文学。而欲动人感情,其文词不可不美,故文学虽与人之知意上皆有关系,而大端在美,所以美文学亦为美术之一。(20) 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1918年4月19日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小说研究会讲演)论日本文学,“从前虽受了中国的影响,但他们的纯文学,却仍有一种特别的精神”。(21)又其《人的文学》(1918)中论中国传统文学,“中国文学中,人的文学,本来极少。从儒教道教出来的文章,几乎都不合格”,“从纯文学上举例”,像淫书、鬼神书等十类,“全是妨碍人性的生长”,“统应该排斥”。(22)以上所引诸条表明,至迟在1905年时,“纯文学”术语已经输入中国,且渐被接受。 至于“杂文学”术语之输入中国学界,当较“纯文学”为晚。施蛰存(1905~2003)《杂文学》(1937)一文说:“为了与纯文学区别起见,‘杂文学’这个名字便为创造出来了。”(23)但既没有说由谁,也未言何时创造。考吕思勉(1884~1957)《小说丛话》(1914)中提出“纯文学的小说”与“杂文学的小说”之分: 小说有有主义与无主义之殊。有主义之小说,或欲借此以牖启人之道德,或欲借此以输入智识。除美的方面外,又有特殊之目的者也。故亦可谓之杂文学的小说。无主义之小说,专以表现著者之美的意像为宗旨,为美的制作物,而除此以外,别无目的者也。故亦可谓之纯文学的小说。(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