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52(2017)05-0082-09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逐渐发展成为西方先进文化理念的亚洲聚集地。借由日本这个桥梁,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接触并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先进成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术语、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中的“日本因素”,不仅仅是为了展现中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历史上的并生关系,而且指向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即早期进程中的“日本因素”给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经验,又为整个当代中国的文艺理论体系建设带来了什么启示。下文主要围绕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术语引入、体系构建以及它的当代意义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术语引入 “术语”一词是近代以来的产物,是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术语就是一部文化史,只有考其源流方能真正把握术语,并透过术语窥探社会——文化的变迁。”①日本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中的桥梁,无疑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业术语的引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日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术语大多来自于苏联,日本在译介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有名词的过程中,其译介语言必然带有日本本土化的特色。而这种本土化特征却能够在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术语体系中得到传承和发展,这主要得益于中日文化特别是语言文化的渊源关系。 (一)“日源新语”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谈起中日语言文化的关系,就不得不提及“日源新语”这个概念。②“日源新语”具体是指西学东渐以来,中国在引入日文论著的过程中所吸纳的新词汇、新语言,即“一直居于汉字文化圈核心和语汇输出国地位的中国,转而从日本大量借取汉字新语,以弥补反映近代西方文化的语汇之不足”。③在近代这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新语言,这都得益于西学东渐过程中对西方文明的汲取,其中“日源新语”的比重最大。日本作为中介,将西方文化术语和概念与汉语进行了创造性对译,给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变革注入了新鲜血液。中国当时作为先进西方文化的接受者,能够快速吸收日源汉字新语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为何借由日本我们可以吸收汉字新语?日益西化的日本为何又掀起了汉字新语作为术语的高潮?这些问题在冯天瑜看来,都是有着复杂缘由的。他认为,日本翻译西学词汇大抵不过三种方法,即汉字音译法、汉语新义法和新创汉字法。其中,日本新创汉字则主要采取参照古典汉字的方式和遵照汉字造词法进行创新的方式。究其根源,尽管西学东渐的热潮在日本已经全面掀起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由于明治时期以来的日本学者大多还保留着“汉字为雅,日语为俗”的传统观念,这一时期的日本学者选择汉字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使苏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相关术语实现了日本化的对译,而这其中不乏我们在上文提到的“日源新语”。由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范畴,一般认为接受马克思主义才有了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可能性。当然在思想文化交汇的中国大地上这种可能性并非绝对存在,关于这一问题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有专门的探讨,这里姑且不谈。因此本文谈日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术语引入,必然要先谈到当时中国对日本马克思主义理论术语的引用。德国学者李博曾列举过日语文献中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术语及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他以时间线索进行划分来阐述汉语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术语的历史和作用,即1903年以前汉语借用日语的相关术语,如“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阶级斗争”、“人民”、“政权”以及“唯物论”等术语;1903年以后汉语借用日语的相关术语,如“矛盾”、“辩证法”、“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实践”等术语。④对比当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术语和语境,我们就可以发现大多数借用日语的术语都得到了保留。接下来本文以“革命”一词为例,对这种对译进行简要说明。日语中“革命”一词对应的是英语单词“Revolution”,这是借鉴了汉字“革命”的古文义并进行了引申,而并非是原创词汇。“革命”最早见于《周易·革卦·彖传》中关于“汤武革命”的论述,即指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历史性变革。同时,在使用“日源新语”的过程中,很多词汇都是经过反复试验之后才找到最佳的表达的。例如,“工人阶级”逐渐替代“劳动阶级”的表述,“劳动者”与“工人”的含义由重合到分道扬镳等等。 总之,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通过“日源新语”传递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内涵,而由“日源新语”定型下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术语则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构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可见,“日源新语”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下文将以“意识形态”与“无产阶级”两个代表性术语为例,来重点论证“日本因素”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术语的关系。 (二)“意识形态”与“无产阶级” “意识形态”,最早见于法语“Idéologie”,原义为“观念学”,其后逐渐在德国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术语。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意识形态做了如下表述:“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⑤其中,“冲突”是与社会变革相关的。而在具体的“意识形态的形式”中,政治、宗教、哲学甚至艺术都被囊括其中。伴随着苏俄革命形势的发展,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新的定位,这使得苏俄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一步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