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6)07-0103-011 我国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已走过22年历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自1999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以来,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工作发挥了重大的指导和推进作用。近些年尤其是2010年以来,伴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终端设备的发展,加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场域,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更加繁重的任务,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也呈现出滞后于互联网新发展和网民新需求的新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方法,梳理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发展的新举措。 一、互联网的新发展凸显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三个滞后”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质”与“量”不相符,且出现“质”与“量”齐下的状况,严重滞后于互联网发展和研究进程 首先,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和比重止升下跌,成果结构有待优化。2012年以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占互联网研究的比例大幅下降,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比例持续平缓(参见表1)。
其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和专著出版数量较少。根据2010年至2015年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包括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统计发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只有三项,且无一“重大项目”,而从这6年来,有关“互联网、网络”的立项共706项,“思想政治教育”的立项共73项。国家图书馆数据库(暂无2014年和2015年数据)检索结果显示,从2002年出版第一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著至今,共出版了约60余本。而在此期间(暂无2015年数据),“互联网、网络”的专著约有18 000余本,“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著约有3 800本。 再次,论文的核心期刊登载率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率在短期起伏后,逐年下降。数据显示(参见表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核心期刊登载量为881篇,占期刊论文总数的16.52%;人大复印资料转载量为111篇,占期刊论文总数的2.08%。1999年到2012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期刊论文增幅较大,核心期刊登载量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量虽有所增加,但发展一直非常平缓,并未随着期刊论文的增多而大幅上涨。2012年以后,期刊论文总量虽有所减少,但波动不大,核心期刊登载量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量则迅速下降,且2000年以来核心期刊登载率整体下降了约27%,2003年以来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率整体下降了约9.53%,近两年不足1%。 最后,从下载数和引用数统计分析来看(参见表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中,下载数在1 000次以上的共113篇,占成果总量的1.81%;下载数在100次以下的约4 000多篇,占成果总量的63.95%;引用数在50次以上的共26篇,占成果总量的0.42%;引用数在10次以下的约5 465多篇,占成果总量的87.37%;引用数为0的约有2 485多篇,占成果总量的39.73%。
在上述论文下载数和引用数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历年下载次数最多的成果是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其中学位论文7篇。值得注意的是博士论文总数虽只有9篇,在文献总量中只占0.15%,但有3篇占据当年下载数榜首,其中2011年西南大学黄永宜的博士论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下载量达历史最高12 474次。历年引用数最多的成果绝大多数为期刊论文,引用数最高的论文是2000年刘梅发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引用数为306次。下载数和引用数同年最高(见表4)的论文有6篇。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和对象狭窄,研究方法传统单一,严重滞后于网民的规模扩展、结构变化、需求变化 从研究内容和对象来看,笔者对中国知网检索的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篇名的5 971篇论文题目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出若干关键词及相对应的论文篇数,发现这些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大学生群体,研究内容较为集中,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如表5:
从研究方法看,现有成果主要运用案例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定性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等,用定量分析法的成果很少,统计分析的数据也不够“大”,运用大数据思维方式和方法的研究成果微乎其微,如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