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重要文献,是“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1]2,其中心内容是儒家关于由“内圣”而至“外王”的学说,朱熹将其视为“四书”之首。“大学”的本意是“大人之学”,旨在培育儒家所期望的在学识、德性、才能等方面达到很高境界的“大人”。高校教师是高等学校的主体之一,承担着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应当成为先进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成为高贵品德的弘扬者和良好风尚的引领者,追求《大学》倡导的“大人”境界。《大学》蕴含着非常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其中的伦理智慧对高校教师提升道德修养具有很多宝贵的启示。 一、“三纲领”与高校师德培育的崇高目标 《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4“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大学》“三纲领”。朱熹解释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物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1]4在朱熹看来,教育的宗旨是明悉被人欲所遮蔽的天理,培育个人高贵的德性,推己及人,化民成俗,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大学》“三纲领”的核心是“明明德”。使受教育者“明明德”是古代设置教育机构的主要目的,这一道理在《孟子》中被表述为“明人伦”。孟子认为学校教育旨在“明人伦”,他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1]238“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242《大学》讲“明明德”,《孟子》讲“明人伦”,韩愈《师说》强调“传道”,都要求教育者抓住教育的根本,把明悉、传播、弘扬核心价值观念和基本道德准则作为教师的首要职责。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习近平高度重视公民道德修养,对“立德树人”有着非常深刻的阐发。第一,把崇德修身视为立人之本。习近平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3]173这一思想直接继承了《大学》“修身为本”的思想,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5。在儒家看来,任何事物都有“本末”,立身处世要认清“本”与“末”的关系,把固“根”厚“本”作为首要的、优先的选择,“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5第二,把崇德修身视为强国之基。本固则邦宁,德隆则国兴,道德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指出:“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3]158他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3]163第三,强调公民道德修养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致性、统一性,将“明明德”提升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指出我们所“立”的“德”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3]168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条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在“明明德”“立德树人”方面,高校教师角色特殊、使命非凡。一方面,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高校教师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道德品质的传播者。习近平强调教师要把“传道”作为第一职责,要明确意识到自身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说:“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4]高校教师要模范地做到给学生“传道”,就必须“明道”和“守道”,不能把“谋道”的高度降低到“谋食”的水平。另一方面,对高校教师的道德要求天然地高于普通行业的人群。习近平指出:“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4]教育部于2014年9月29日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广大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发扬主人翁精神,自尊自律自强,既做学问之师,又做品行之师,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5] 必须承认,近些年来,高校中的个别教师在价值观念、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有的问题还非常严重,与国家要求、社会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于2011年12月23日颁布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指出:“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条件下,高校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有的学风浮躁,治学不够严谨,急功近利;有的要求不严,言行不够规范,不能为人师表;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职业声誉。”[6]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当前社会变革转型时期所带来的负面现象也对教师产生影响。少数高校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敷衍,学风浮躁,甚至学术不端、言行失范、道德败坏等,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扎实推进师德建设,落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完善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办法,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