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6)04-0083-005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1]其中,“公正”不仅是社会层面中的价值取向,亦是实现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探究“公正”提出的历史文化背景、解析其深层内涵,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目标的需要,也是深刻认识与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一、“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成内容的深层解析 公正,即“公平、正义”。作为价值理念,“公正”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理念是无产阶级的公正理念,它是中国共产党长期的奋斗目标,是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将“公正”提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内容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的价值共识。 1.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基础上的理论自觉 马克思主义论著虽未专门论述“公正”,但其饱含着丰富的公正思想。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是基于对阶级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批判和思考。马克思从唯物史观角度阐释了公正的具体性,他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P32)“公正”作为价值理念,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必然会受到该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制约,即一定社会公正与否要受到该社会现实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状况的制约。因此,公正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同时,他深刻分析和批判了阶级社会的不公正现象。正如恩格斯所言,“平等是正义的表现”,[3](P668)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包括生产资料占有、劳动产品享有上的平等,也就无所谓社会的公平正义。自出现阶级以来,就存在着阶级不平等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公正。“在人类发展的以前一切阶段上,生产还很不发达,以致历史的发展只能在这种对立形式中进行,历史的进步整个说来只是极少数特权者的事,广大群众则注定要终生从事劳动,为自己生产微薄的必要生活资料,同时还要为特权者生产日益丰富的资料。”[4](P336)在这里,马克思揭示了阶级社会不公正的根源,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关系的对立是导致社会不公正的重要原因。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5](P45)这道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根源,揭示了资产阶级公正的虚伪性。在资产阶级所标榜的公正社会中,有产者与无产者间的不平等并没有消除,且愈来愈尖锐化。在对资产阶级虚伪“公正”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又进一步指明“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正是正义所要求的”。[6](P582)在他看来,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从而确保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此才能彻底实现社会的公正。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担负起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马恩经典科学理解基础上做出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客观总结。 2.认真总结我国革命建设经验基础上的逻辑结论 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与实践上始终探索社会公正的实现。公正是毛泽东的毕生追求,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还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都对建立公正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为社会公正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剥削,反阶级特权,通过宪法确立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地位,从根本上保障生产资料的共有与共享。20世纪70年代末期,邓小平充分认识到,只有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涉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社会的公正。他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P373)邓小平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体现了其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公正”作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突出了党在新的发展阶段对社会公正的不懈追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角度完善社会的公平正义,以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不断的实践探索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公平的实现,亦奠定了“公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今天,我们党认识到“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并将其作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正是认真总结革命与建设经验基础上得出的逻辑结论。 3.客观分析国际国内环境基础上的科学判断 当今,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及文化多样化不断相互影响,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并没有消失。当前国内环境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然而在此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影响社会公正的因素。具体言之,经济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地位得到确立,但相关机制尚不完善,经济环境中尚存在许多不正当的竞争。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以及不同群体、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日益凸显。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使人们对当前的社会公正产生质疑。政治上,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制度尚不完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现象依然存在。文化上,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城乡教育质量差距较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等,严重影响了公正社会的建设。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客观分析国际国内环境的基础上,将“公正”提升到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之高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的实现做出的科学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