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核心地位

作 者:
温静 

作者简介:
温静(1981-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内容提要:

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核心地位,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爱国主义自身特点的价值彰显,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诉求。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深刻理解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核心地位,有助于理解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本质上的一致性,消除各种爱国主义认识误区,增强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强化中华民族精神认同,形成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价值共识和行为准则。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6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爱国主义是反映个人对祖国依存关系的情感诉求、道德规范、法律义务和政治原则。在对内维护社会和谐发展、对外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上,爱国主义处于其它民族精神所不能及的特殊地位,具有其它民族精神所不具备的独特属性,发挥着其它民族精神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这一命题并非不证自明。只有从理论、历史与现实的三重维度予以厘清,才能把握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理解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本质上的一致性,消除“爱国主义历史虚无论”“爱国主义超阶级论”“爱国主义过时论”等认识误区,增强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强化中华民族精神认同,形成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价值共识和行为准则。

      一、爱国主义的核心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必然

      民族精神的历史是一个以传统精神的延续和时代精神的融合为主的动态变化过程,在中华民族精神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不变的东西,即爱国主义。有的人认为,爱国主义是19世纪中期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之后才产生的,古代的国家属于君主而非国民,所谓的爱国实质上是忠君。如茅于轼就在新浪微博称“以前的标准是拿皇帝的立场为准。爱国实际上鼓吹的是爱君皇,不是爱百姓”。这是一种否定爱国主义历史的虚无论,是唯物史观缺乏的表现。在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模式下,君王是国家主权的人格化象征,忠君与爱国往往融为一体,虽然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人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但他们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容置疑,不能因统治者、政权和疆域的历史性改变而否定国家的存在,进而否定爱国主义的存在。

      1.爱国主义贯穿中华民族精神历史的始终

      中华民族是在几千年时间长河中逐步演变而成的民族实体。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许多孤立分散的民族单位形成相互融合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创造出唯一从未中断过的中华民族文化文明。“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②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之前,爱国主义表现为一种朴素的形态,包括人们对原乡土地的眷恋感、对氏族部落共同体的归属感、对其他氏族部落成员的依赖感,以及爱护和守卫本氏族、本部落并愿意为其奉献一切的意识和观念。如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饱含忧患意识和济民志向,“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纷纷著书立说、游说诸侯,为自己的国家奔走呼号、献计献策。孔子教导弟子们说:“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意指鲁国是祖宗坟墓所在的地方,是生养我们的国家,祖国危险到这种地步,诸位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形象地刻画出孔子情牵故土家乡、心系祖国安危的朴素爱国主义思想。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式形成,爱国主义成为承接千年传统、贯穿历朝历代的价值追求和思想主题。每个历史时期都不乏以民族大义为先、以家国天下为重的光辉史诗,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涌现诸多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个体利益甚至是个人生命的民族英雄。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艰苦奋斗精神、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无不体现了我们党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一部中国近代、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创业史。”③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内在机理

      中华民族是由多个民族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吸纳了许多不同气质的文化元素,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在其中留有深刻印记,儒、墨、道、法、佛等各种思想也加速和推动了文化整合的进程。风格各异、价值多元甚至观点相悖的文化元素之所以能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积淀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华民族精神,离不开爱国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中华民族精神不是某一个或几个较小民族单位的精神,也不是多种民族精神的简单相加,而是建立在共性认识基础之上的新的精神体系。爱国主义使各个民族成员逐步认识和理解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统一体,中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主权国家,将人们对较小民族单位的情感和认同提升到对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情感和认同,将各民族对区域土地的自发责任扩展为对国家领土的自觉意识,培养全体中华民族成员高度一致的使命感以及忠于民族国家利益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不同文化元素的交流与碰撞过程中,爱国主义以民族国家的整体发展为价值标准,吸收有益于中华民族和中国整体性发展的优秀文化,淘汰阻碍中华民族和中国整体性发展的文化观念,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而持久的选择和生成机制,使中华民族精神从产生开始就具有极大包容性,与异质文化精神求同存异、优势互补,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绵延不衰。有了爱国主义的整合,虽然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经历无数动荡和分裂,中华民族文化多次遭受打击和破坏,但最终都能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指引下重整旗鼓继续向前发展。

      3.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强大动力

      爱国主义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历史范畴,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正如毛泽东所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④随着历史阶段和时代条件的变化,爱国主义呈现更加丰富的内涵,中华民族精神也获得了向前迈进的不竭动力。鸦片战争以前的封建社会,爱国主义主要是同改革弊政、治国安邦、反对分裂、反抗民族压迫相联系的,中华民族精神表现为革旧布新的勇敢精神,胸怀天下的仁爱精神,维护统一的团结精神,抗击外敌的牺牲精神。近代以来,爱国主义集中展现为反抗帝国主义的蹂躏,保卫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推翻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中华民族精神则相应地升华出救亡图存、抵御外侮的斗争精神,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当前,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华民族精神进一步生长出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实干精神,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看出,爱国主义所展现出来的为家国天下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和价值准则,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发展的内在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