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16)01-0018-04 注重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始终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经验。2014年,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领导干部是治国理政的主体,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与实施者。领导干部的道德修为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为,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教育,促使领导干部以高尚的道德素养约束自己,以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民,以崇高的道德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近年,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党在社会大环境中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党内存在“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领导干部的领导环境和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受社会经济深刻变革的影响,特别是市场经济交易原则的渗透,干部队伍中存在理想信念缺失、道德品行不佳的现象。为此,2014年7月,中组部印发《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做好干部从政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素质,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打铁还须自身硬”,当前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以及党的执政重任要求广大领导干部洁身自好,守住道德底线,自觉培养人格魅力,彰显道德力量,以严格标准强化自律,发挥道德模范作用。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现实时,就会发现,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似乎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存在从政道德教育困境。所谓从政道德教育困境是指从政道德教育在理论上能给予领导干部明确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提供其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参与道德选择、道德评价等道德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标准,但受制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现实从政行为中出现与道德原则、道德标准相悖的现象,部分领导干部对道德产生疑虑、困惑、观望,从而使从政道德教育虚化,不能完全实现从政道德教育目标。换句话说,从政道德教育应探索和解决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好领导干部“明知故犯”的价值选择问题,促使领导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从政道德规范及要求,将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一、从政道德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领导干部拥有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具有“权为民所用”的政治责任和义务。如何运用权力,追求政治信仰成为从政道德教育的根本内容。正如习近平所说:“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1]然而,加强从政道德教育,以道德力量约束领导干部的权力,从思想上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在现实中往往陷入困境。其成因主要有: 第一,德福失衡的从政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道德通过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内心信念等评价人的行为,引导人们追求至善。这是一种调整社会秩序的特殊方式。道德教育则是引导人们如何在学习美德的过程中追求人的至善。道德教育不是物质性生产活动,无法立竿见影看到生产成品,而是一个渐进的生产过程,持续发挥道德影响力。正因如此,当实然与应然发生冲突时,人们往往质疑道德的有用性,质疑“美德是否可教”,质疑道德教育的功能与作用。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也是如此,集中表现为“德福失衡”的从政心理。当道德在从政过程中并未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作用时,从政道德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前,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无论是社会评价体系还是个人评价体系,似乎缺乏对道德的应有认知和重视。领导干部在工作生活中往往不能强烈地感受到道德带来的认可和赞誉,反而有时候成为“老实人吃亏”的群体,于是就会产生“德福失衡”的从政心理。比如,“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不作为思想的影响,秉公直言、铁面无私却被上级领导“穿小鞋”等。“德福失衡”的从政心理容易造成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对道德教育产生抵制情绪,即使道德理论讲得再精细透彻,仍然不能实现知行统一。事实上,面对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的精神世界荒芜和道德危机现象,我们更有理由强调从政道德和从政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理想信念动摇带来的负面影响。领导干部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当前,大多数领导干部道德情操高尚,道德力量明显,但部分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削弱、动摇,道德败坏,腐化堕落,人格扭曲。比如,在作风方面,有的领导干部见钱忘义,搞实用主义;有的领导干部生活奢侈,追求物质享受;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低俗趣味,搞迷信活动等。理想信念的削弱、动摇造成领导干部降低对自我的道德要求,无法从思想上认同从政道德规范,缺乏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当道德受到质疑或否认时,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功能、作用自然会失灵。事实上,若不加强道德教育,不仅无法有效促使领导干部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而且会削弱、动摇理想信念,引发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