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神经美学已成为西方美学界最前沿、最具跨学科特征和最有挑战性的新分支。1999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泽基(Semir Zeki)教授依据视觉艺术的研究成果出版了著作《内在视觉:探索大脑和艺术的关系》(Inner Vision:An Exploration of Art and the Brain),正式提出了美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神经美学(Neuroaesthetics),建立了第一个神经美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Neuroaesthetics),泽基也因此被西方美学界称为“神经美学之父”。神经美学借助于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主要研究人脑与审美机制之间的关系,探索人脑的审美活动过程和神经处理机制,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途径。接着,索尔索(Robert Solso)、查特杰(Anjan Chatterjee)、拉马钱德兰(Vilayanur Ramachandran)等继续进行艺术审美认知神经机制的科学探索,吸引了很多欧美的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美学家加入研究队伍,在2008年成立了国际性的神经美学学会(The Association of Neuroesthetics),定期召开国际性的神经美学大会,而且“美学的神经认知方法”也成为国际经验美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Aesthetics)的主要议题之一。神经美学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清晰的研究领域,依据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视觉、听觉艺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美学研究成果,将迎来认知科学与美学发展的繁荣兴盛期。 神经美学对传统的哲学美学研究的思辨方法进行了扬弃和革新。正如周昌乐所说:“与传统美学研究的思辨方法不同,认知神经美学的研究主要是实证性的,就是说是通过实验观测来探询我们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12)。神经美学除了秉承实验美学的实验研究传统,还引入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手段和方法,如FMRI、MEG、ERP等无创伤脑成像研究,为神经美学相关理论模型的建立提供了脑科学的实验依据。 从美学研究的方法论角度来看,神经美学的学术思路是植根于19世纪的实验美学(experimental aesthetics)。德国美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chner)分别于1872年、1876年发表了《实验美学论》和《美学导论》,标志着实验美学的创立。费希纳开辟了审美现象实验研究的先河,把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引入美学,通过科学实验的实证方法来探究人类审美心理过程及其一般规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随着脑科学、认知科学的突飞猛进,到20世纪末,越来越多的认知科学家、神经生物学家、脑科学家和美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审美过程与大脑神经活动的关系,把认知科学、神经生物学的实验方法与美学研究相结合,进一步探究人类审美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即神经机制。 神经美学是一个融合人文和自然科学的跨学科。从美学研究的视角来看,神经美学与传统美学研究自上而下的思辨方法不同,它主要是采用实验美学自下而上的实证方法,通过认知科学、脑科学、神经生物学、神经心理学的实验来测量和寻找艺术创造和审美知觉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针对脑损伤者的观测方法。既有对传统观察法的发展,如“艺术属性评估法”(the Assessment of Art Attributes,简称the AAA);又有来源于解剖学、神经病理学的有损脑探测方法,如皮层电刺激。早期神经美学家们通过对脑损伤者进行实验观测,从而大体上分析哪些脑区是与艺术审美或创作相关的。 另一类是可以应用于正常人的无损脑观测方法。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时间分辨率较高优势的电生理学方法,如事件相关脑电位检测(ERP)、脑电图(EEG)等,主要用于观测人类审美活动过程中的脑电活动,可以用来解析人脑审美活动过程中神经机制的加工处理过程。另一种是指具有空间分辨率优势的影像学方法,如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T)、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NIRS)、脑磁图(MEG)等,主要研究审美活动过程中的不同脑区定位及其审美功能划分。 国外神经美学研究的范围已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方面。神经美学家们试图探知这些不同领域中审美活动过程的神经机制基础,包括人类在自然欣赏、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中到底激活了大脑的哪些区域,审美体验、审美情感、审美判断和审美偏爱等审美活动的神经加工处理过程是怎样的等等。在这些范围和领域,神经美学研究已取得以下一些成果: 第一,视觉审美的神经机制。神经美学家通过病理学方法和无损脑功能成像实验,来测试不同的视觉艺术所激活的不同脑区,观察大脑对形状、颜色、线条、位置和运动等不同视觉刺激要素的反应、认知和整合,研究视觉审美活动过程中的神经加工通路和运行机制。 相对于其他领域,神经美学家们对于绘画艺术的视觉审美机制研究开展得较早。泽基通过视觉艺术研究发现,视觉神经细胞在加工不同视觉信息特征时是有选择性的,而且对于视觉信息特征的处理过程是非同步性的(“Parallel” 365)。泽基通过被试者欣赏视觉艺术作品的脑成像研究,发现人脑对于艺术的审美感知与大脑视觉神经的功能是一致的,所以他研究认为,艺术家是遵循直觉而非知识,不自觉地模仿视觉神经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艺术创作的(Inner Vision 1)。另外,卡瓦巴塔(Hideaki Kawabata)等运用FMRI方法,对被试者欣赏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进行脑成像扫描分析,如肖像画(portrait)、风景画(landscape)、静物写生画(still life)、抽象画(abstract composition)等,实验结果发现,“美”、“丑”、“中性”的不同刺激在眶额部皮质(the orbito-frontal cortex)的激活程度是从强到弱的,因此他们认为美与大脑中的眶额部皮质存在着重要关系(Kawabata and Zeki 1699)。迪奥(Cinzia Di Dio)等对原雕像和改变比例的仿品进行脑成像对比研究,发现原雕像激活了被试者的双侧枕叶(lateral occipital gyrus)、楔前叶(precuneus)、前额叶(prefrontal areas)和脑岛右部(the right insula)(“The Golden” 1)。索尔索通过FMRI技术,进行熟练画家和初学者脸部绘画创作的脑成像实验对比,结果发现两者都激活了处理脸部信息的脑右后顶叶区域(the right-posterior parietal region of the brain),然而专业画家的激活程度低于新手,可见画家处理脸部信息更加轻松有效。不过专业画家的右脑额叶区(the right frontal area of the brain)的激活程度比新手强,这说明新手在绘画时,需要集中精力来处理模特脸部特征的分析和表现,而专业画家的创作已不再停留在基本的视觉感知和提取上,而是更关注于更高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Solso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