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研究的深入,10余年来其研究取向问题愈益凸显。对该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因为它既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又关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原则问题,正如一些学者所说,其属于该学科的“本体论”问题或“元”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一些新的思考,以期与学界同仁共同推进对该问题的研究。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现有两种主要研究取向的评析 在学界关于研究取向问题的讨论中,比较集中的是两种观点,一种是“社会取向”研究,有学者具体称之为“社会哲学范式”“社会需要论范式”“社会学范式”等等;另一种是“个人取向”研究,有学者具体称之为“人学范式”“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的范式”“人本范式”等等。“社会取向”研究坚持从社会需要出发,着眼于一定阶级、政党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取向”研究坚持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着眼于个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存在与发展需要的满足。 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设立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核心功能是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服务的认识,“社会取向”研究在学界居主导地位。到21世纪初,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所带来的人们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普遍增强,也随着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状况反思的深入,“个人取向”研究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学界的关注与认可,乃至成为“压倒其他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又有学者指出“个人取向”研究中存在着原则性的问题,而“社会取向”研究则无关键性问题与核心漏洞,因而应回到“社会取向”的研究①。思想政治教育两种主要研究取向所提出的观点及之间的争议,在推进对该问题研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困惑,有必要对此进行认真讨论,并加以澄清。 笔者以为,“社会取向”研究和“个人取向”研究各有其合理性的方面,但也都存在明显的局限。就“社会取向”研究而言,在学理上有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面。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认为,社会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现实的社会形态。在四个基本要素中,生产力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决定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保护和巩固作用,观念上层建筑为社会提供观念基础与思想保障。在现实社会中,作为国家主体的统治阶级,要维护其政治统治和经济基础,就要善于发挥观念上层建筑的作用,促进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以巩固社会的思想基础,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发挥意识形态作用的必要途径与重要载体,承担着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服务的职责。在实践上,“社会取向”研究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取得胜利,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看,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出发,满足一定阶级、国家、政党的需要,是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社会取向”研究坚持从社会需要出发,着眼于满足社会需要有其合理性。但是,其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该研究取向的实质是社会本位论,即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而忽视乃至否定其为个体发展服务的作用。尽管持该研究取向的学者也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注意调动人的积极性,但是“社会取向”研究的基本立足点是从社会出发,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实践也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不能令人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忽略或否定了个体存在和发展的需求。 就“个人取向”研究来说,在学理上其亦有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唯物史观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②。马克思恩格斯还明确指出:“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③“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④根据唯物史观,个人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社会是个人活动的结果,是个人之间关系的总和。脱离了个人的社会是虚假的社会,脱离了个人的群体是虚假的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也表明,其所面对的是一个个现实的个人,所要疏导的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的思想,不落实到个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是有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满足个人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因此,“个人取向”研究坚持从个人的需要出发,着眼于满足个人的需要亦有其合理性。同样,“个人取向”研究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该研究取向的实质是个体本位论,即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功能,而忽视乃至否定了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虽然持该研究取向的学者也提出既要注重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也要关注社会进步的观点,但是“个人取向”研究的基本立足点是从个人出发,根本目的是满足个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已表明,忽略或否定阶级、政党等意识形态的要求,教育的方向就会出现偏差,教育的实效性也会受到影响。 从对思想政治教育两种研究取向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种研究取向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个人与社会哪个方面更为重要、更为基本的问题。遗憾的是,两种研究取向各持一端,难以找到解决矛盾的路径,从而有陷入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循环的可能,目前呈现的用“个人取向”否定“社会取向”,或以“社会取向”否定“个人取向”的态势就是证明。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扬弃和超越两种研究取向的根本出路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破解“社会取向”研究和“个人取向”研究提出的社会与个人关系这一社会领域的难解之题,吸收两种研究取向的合理性,消除其局限性,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新路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