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1;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1-0100-04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1.027 随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日益聚焦其根源性问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什么会产生?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有无客观依据?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客观实践活动,其产生、存在和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与实践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文以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根源的探索为重点,从认识过程出发,探讨了实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的提升作用;以“内化外化律”为重点,探讨了实践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从内化向外化转化的推动作用;最后以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解决为落脚点,探讨了实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实然向应然飞跃的促进作用和效果的检验作用,从而较为全面而深入地揭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根源,为从根本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实践是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从感性向理性升华的出发点 行是知之基,知是行之始,认知是思想道德发展的前提。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实践根源,必须探讨实践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产生和发展的作用。 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认识水平,既是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的现实起点,也能极大影响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要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实现从感性认识层面向理性认识层面的升华。问题在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以感性认识为起点,具有“直接性、具体形象性和片面性”[1]等特点,如何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从感性认识层面向理性认识层面升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该问题提供了解答。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造性地将实践作为连接主体与客体、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桥梁,填补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鸿沟,也为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找到了纽带和途径。人们的认识活动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人们通过实践接触认识客体,形成对认识客体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直接呈现于认识主体面前,是具体、形象的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往往带有肤浅和片面的局限性。为更好开展实践活动、深化人的认识、推动客观实践发展,感性认识必须以实践作为推动力量,结合实践所提供的进一步的感性认识材料,上升为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这只是完成了认识的第一步: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列宁认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3],所以理性认识必须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真理性和体现价值性。人们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发展、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4] 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无不来源于实践活动,又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不断将理性认识运用于指导个人的行为活动,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更高级别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更加接近和符合国家、社会、集体对大学生群体思想品德状况的理想期望。实践成为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来源和出发点,也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从感性向理性的升华。 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从认识论层面充分证明了实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根源性作用。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明确提出“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5]的教育思想。后来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理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6]所谓教育,是学生学习文化和知识的过程。而文化和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千百年不断累积和拓展的人类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文明成果。生产劳动是人们实践的主要方式之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逻辑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人类智慧结晶的文化和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将达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过程中,要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教育目标,必须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实践论与认识论的统一,用实践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从感性不断向理性升华。 二、实践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从内化向外化转化的关键点 人们形成了思想道德认识后,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层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将观念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从内化向外化转化的过程,正是实践将大学生主观转化为客观、思想转化为行为的关键环节。 内化与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对基本范畴。“所谓内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品德认识、情感、信念等内在意识的过程。所谓外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过程。”[7]从大学生角度而言,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从内化向外化转化,是大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身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通过知、情、意、行的矛盾运动转化过程,既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变为自身消化、吸收的思想品德观念,又将消化、吸收的思想品德观念用于指导实践活动,以追求更高层次实践的过程。内化阶段,实践是内化作用的前提和最终指向;外化阶段,实践是对自身旧实践形式的否定和新实践形式的螺旋式发展。在内化外化过程中,实践促成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从低到高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