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源于价值的满足,也源于心态的积极与健康。社会心态是社会变革的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广义的社会心态包含社会的价值取向。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不仅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更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精神驱动力。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仅在心理层面有利于消解各种不良的社会情绪,也在政治、法律和道德等层面站在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高点。 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重要基础和表现。毫无疑问,实现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基本出发点。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就通过对现实社会经济关系的细致分析,深刻阐释了公平正义问题。马克思还从现实的法律意义上强调了生产对于分配、交换的正义性,并且揭示出了人类在追求正义事业的过程中由个人美德到制度正义的发展趋势。在马克思看来,正义不是或主要不是个人品质问题,其核心是让人们普遍认同的社会制度。恩格斯也曾经说过,应当“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体现公平正义。 历史经验证明,如果社会制度缺乏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那么个人的道德行为将是微不足道的,因为相对于个体言行的公平正义而言,一个社会能否在制度上保障公平正义无疑更具有价值和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法治中国的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把依法治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新概括,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是公平正义。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不可否认,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上中等收入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4月,公布了2013年世界各国的GDP排名,中国的GDP为9.1814万亿美元,排在世界第二位。然而,我们绝不能仅仅满足于纸面上的人均数字。要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必须实现全体人民在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享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及时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 一个社会如果缺乏对公平正义的信仰和追求,势必会破坏社会秩序的根基,削弱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力量。社会心态具体反映了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诉求,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影响,也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过程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有时触及甚至损害了某些人或某些局部的利益,特别是直接涉及人们公平感的一些问题,比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甚至由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现象导致的贫富差距、身份差距等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情况必然会使社会心态变得浮躁、消极,使人们感觉不公平。而城市就业压力继续加大,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等,也一定程度地增加了一些人的不安、怀疑和无助感,甚至出现了信任危机。正因为如此,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以公平正义为标准,让全体人民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才能真正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安全感、信任感、认同感和社会支持感,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正义动机。在当今中国,尽快在分配领域实现公平正义,成为社会转型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营造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条件;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努力破除人为的行业垄断、市场壁垒、资源独享等不公平现象,推进公平竞争,从政策体系、法律制度、分配机制等方面为社会成员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进一步完善税业政策,促进劳动机会和就业公平;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分配政策和制度,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要切实建立和完善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和保障机制,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突破口;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合理需求,努力促进社会整体公平。而这其中的几乎每一点,都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像住房、医疗、社保、教育等领域存在的很多突出问题,也只有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大背景下才可能得到解决,也只有这样才可能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