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4)06-0005-05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需要大视野和大格局,超越原先封闭、单一、守成的态势,就一定要以协同创新的精神来引领学科建设,并且在学科建设中始终坚持协同创新的方法论和基本要求。 一、协同创新的方法论内涵 作为一种复杂的新型组织方式,“协同创新”是指围绕着自主创新三大形态(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统领下的具体创新目标,由多主体、多学科、多要素、多方位、多层面共同协作、相互契合、共同努力的组织行为及其方式。在这种组织行为和组织方式中,各种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架构新的组织形态、制度体系和行为方式,突破原有主体间的学科壁垒和行政边界,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制度、组织”等要素的活力而实现深度有机合作基础上的创新目标,其本质上属于一种管理创新。 要看到,一方面,协同创新这种组织行为和组织方式渗透或浸润着一定的理念。这些理念主要有:(1)整体性,即协同创新是一个生态活动系统,它是各种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其存在的方式和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2)动态性,即协同创新系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这种变化是呈多样化特征的,它并不是原先组织要素或主体的原有功能的简单复制或机械叠加,而是主体间新关系形态和新功能的融会生成。(3)开放性,即某一具体的协同创新组织方式和体系一经形成,并不是封闭的体系,而是不断与外界发生着价值、信息、能量的交流,并且不断从各种新的外界刺激中汲取资源。并且正是这种开放性,才决定了体系的活力和创造力。(4)创新性,即协同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致某种创新,这种创新不是由单一主体单独行动所促成,而是由若干主体共同努力、协同配合而导致,这种创新的结果(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产品、服务等)是独特新颖的,而这种组织方式或行为方式也是独特创新的。 另一方面,协同创新的实际运作又总是体现出某些方法论要求。它们主要是:(1)多主体协同,即为了解决研究目标,必须实现多主体之间的联手,最具体的组织样态就是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和用户等诸多主体的大跨度有机整合。仅以其中的大学来说,既有强强联手,又有强特联手,还有中外联手,等等。(2)多学科交叉渗透,即为了实现比较重大的综合性创新目标,仅仅凭借单一学科的努力已经无能为力或勉为其难了,这时就必须实现多学科的联合“作战”。这种科际联合需要打破原先学科间的藩篱,并从原先单一学科的门户之见中超越出来,至少形成大学科甚至跨学科的意境。(3)多要素综合,即协同创新的成果不再像以前的创新成果在形态上表现得比较单一,如知识创新就是知识本身的创新,技术创新也就是指技术方面的创新,等等。而协同创新常常指复合性创新或综合性创新,即在某个创新中同时包含着知识、技术、管理、制度等多种要素的集成创新。就创新类型看,协同创新也不单单指某一原始创新,或某一集成创新,或某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而是同时集合着三种创新形态的综合性创新类型。更具体地看,协同创新中的“多要素综合”既指知识、理论、技术、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集成,也指价值、制度、政策、组织形态和组织方式等要素的合成,还可以指理论观念系统和实践系统两大系统的协同共进。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协同创新的基本要求 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反映在学科建设特征上,主要有闭锁性、单一重复性、缺乏丰富多样性等。这些不足只能通过协同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有效克服。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协同创新的指导原则 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协同创新,不是协同诸方或众多要素之间职能角色的平分均摊,也不是它们份额的平均分配,而是存在着主要和次要、主导与配合、关键与辅件等不同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中枢,而重心又必须始终坚守在思政学科的内涵建设之上。也就是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协同创新,是为了充分借鉴其他学科的资源(包括人才资源、理论资源、方法论资源、政治价值资源、组织资源等)来丰富本学科的内涵建设,而不是“代耕”其他学科的“田地”,更不是转移学科注意力和学术发展的重心,当然也不是仅仅关注学科的规模、硬件等外延扩展方面。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我们尤其要重视以下要求: 首先,坚持个别性、特殊性和普遍性三者结合的运作范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针对有人提出人的思维只能认识有限的东西,无法认知无限的东西的见解时指出:“事实上,一切真实的、穷尽的认识都只在于:我们的思想中把个别的东西从个别性提高到特殊性,然后再从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我们从有限中找到无限,从暂时中找到永久,并且使之确立起来。然而普遍性的形式是自我终结的形式,因而是无限性的形式;它把许多有限的东西综合为一个无限的东西。”[1]341这里无非是指出,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从最初对个别的认知,逐渐扩展到对无数个别中蕴含的特殊性与普遍性进行认知,并在其中凝练和抽象出更大的普遍性;然后在这种普遍性的指导基础上,认识更多的个别之丰富性,而在这样的基础上,又有助于掌握更大范围普遍性之具体表现。人的认识就是在个别——特殊——普遍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甚至发生质变。在这种过程中,一定要防止隔离三者关系、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否定其他方面的倾向,或者如强调个别性与特殊性而否定普遍性,或者如强调普遍性而否定个别性与特殊性。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同样需要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应该看到,学科建设的初期,我们比较重视学科建设的统一要求,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培训、招生要求等多方面协同努力,保证了学科建设的规范性和专业性。随着学科建设规模的扩张,各地各校自主建设的行为日益增多,学科建设的基本规范则强调得少了,似乎更注重学校个别性或区域特殊性,有漠视普遍性的倾向。到今天,我们又走向一种更高层面的普遍性,于是应该重视学术边界的确定、学术规范的建设、专业精神和学术风格的凝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