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3)05-0167-05 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上,梁启超虽然不是第一个引入与使用“美育”概念的学者,但他和蔡元培、王国维无疑都是中国现代美育第一代重要的开拓者和代表人物。 中国现代美学是在西方美学的直接推动和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学术发展的现实需求下孕生的。中国现代美学的进程突出表现为理论上对独立学科体系建设的学理追求,和精神上对人格美化人生关怀的价值追求。这一特点使得中国现代美学思想与美育思想紧密联结在一起,美学探索与美育实践紧密联结在一起。中国现代美学几乎所有重要的思想家都关注美育问题,倡导美育实践,将美学、美育的理论建设与生命、人生的审美建构相统一,体现出人生论美学与美育思想的鲜明特色。 据现有资料,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上,蔡元培于1901年在《哲学总论》中最早使用引入了“美育”的概念,倡导“以美育代宗教”,对美育的情育本质作出了界定,对美育实施的范围、途径、方法等予以了论析。与蔡元培相比,梁启超的美育思想既有重视情育的相同特点,也有突出“趣味教育”、“美术人”、“生活的艺术化”等思想的个体特征。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关键词和核心命题可概括为“趣味教育”、“情感教育”、“移人”、“美术人”、“生活的艺术化”等。他的美育思想在表述上不太学理化,缺乏明显的体系性,但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内在的逻辑关联,凸显了浓郁的人生论美育的价值取向。 一、美“趣”与美“情” “趣味教育”与“情感教育”是梁启超美育思想的重要范畴与命题。梁启超主张通过美“趣”与美“情”来完善现代人格的塑造,实现新民立人的目标。 趣味教育即美“趣”的核心是趣味人格的培育,这不仅是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关键,也是梁启超整个美学思想的落脚点,充分体现了其人生论美育思想家的理论特色与价值取向。通过趣味这个核心范畴和趣味教育的思想学说,梁启超把对美的问题的思考与审美人格的建构、审美人生的建设统一起来。作为梁氏审美精神的本体阐释与本质界定,趣味既是情感、生命、创造统一的主客会通的生命状态,也是一种“‘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相统一、“责任”与“兴味”相统一的“生活的艺术化”精神。这种“趣味主义”的生命胜境和人格精神在本质上强调的是个体生命超越成败之执与得失之忧的不有之为的纯粹实践品格,及其与众生宇宙“迸合”的诗性创化纬度。 具体来看,梁启超的趣味教育思想主要涉及了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原则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梁启超把趣味主义人生态度的建构作为“趣味教育”的根本目标。他说:“‘趣味教育’这个名词,并不是我所创造。近代欧美教育界早已通行了,但他们还是拿趣味当手段。我想进一步,拿趣味当目的。”①梁启超指出趣味教育的目的,就是倡导一种趣味主义的人生观。这种趣味主义的人生观包括两个层面,一就是对于人生的趣味态度的培养;二是对于好的纯正的趣味态度的培养。梁启超把趣味视为生活的原动力,认为人生在世首先就要培养与建立一种趣味的精神。他说:“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我每天除了睡觉外,没有一分钟一秒钟不是积极的活动,然而我绝不觉得疲倦,而且很少生病。因为我每天的活动有趣得很,精神上的快乐,补得过物质上的消耗而有余。”②这种不计得失、只求做事的热情就是一种对待现实人生的趣味主义态度。它远离成败之执与得失之忧,远离悲观厌世与颓唐消沉,永远津津有味、兴会淋漓。梁启超认为,人生若丧掉了趣味,那就失掉了内在的生意,即使勉强留在世间,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犹如一棵外荣内枯的大树,生命必然日趋没落。但是,梁启超又指出,真正的趣味又不只是一种热情与兴会。他说:“凡一种趣味事项,倘或是要瞒人的,或是拿别人的苦痛换自己的快乐,或是快乐和烦恼相间相续的,这等统名为下等趣味。严格说起来,他就根本不能做趣味的主体。因为认这类事当趣味的人,常常遇着败兴,而且结果必至于俗语说的‘没兴一齐来’而后已,所以我们讲趣味主义的人,绝不承认此等为趣味。”③为什么这类趣味不能算趣味?按照梁启超的观点,因为这类趣味不纯正,即不能“以趣味始以趣味终”。梁启超认为真正纯粹的趣味应该从直接的物质功利得失中超越出来,又始终保持对感性具体生活的热情与对精神理想的追求,实现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同一。只有这样的“趣味”,才是可以“令人终身受用的趣味”。梁启超主张应该从幼年青年期,就实施这样的趣味教育。教育家最要紧的就是“教学生知道是为学问而学问,为活动而活动:所有学问,所有活动,都是目的,不是手段,学生能领会得这个见解,他的趣味,自然终身不衰了”。④ 其次,梁启超认为文学艺术是趣味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梁启超主张通过文学艺术来开展审美教育,培养高尚趣味。他指出,艺术品作为精神文化的一种形态,就是美感“落到字句上成一首诗,落到颜色上成一幅画”,它们体现的就是人类爱美的要求和精神活力,是人类寻求精神价值、追求精神解放的重要途径。中国人却把美与艺术视为奢侈品,这正是生活“不能向上”的重要原因。由于缺乏艺术与审美实践,致使人人都有的“审美本能”趋于“麻木”。梁启超指出恢复审美感觉的途径只能是审美实践。审美实践把人“从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成有趣”,“把那渐渐坏掉了的爱美胃口,替他复原,令他常常吸受趣味的营养,以维持增进自己的生活康健”。他强调“专从事诱发以刺戟各人感官不使钝的有三种利器。一是文学,二是音乐,三是美术”⑤,指出“文学的本质和作用,最主要的就是‘趣味’”,“文学是人生最高尚的嗜好”⑥,主张通过文学艺术审美来培养纯正的美感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