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3)09-0176-03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德育正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由重“教”向重“学”的时代变革。而任何德育变革都必须以德育理念的更新和转变为先导,“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1](p73-80)从本体论意义上来说,德育不仅是一种事实性存在,而且也包含了一定的精神和价值维度。德育要想真正走出当前所面临的实效性低下的困境,就必须从这种精神和价值维度、从形而上的层面进行必要的反思与重建。探讨德育理念的本质内涵,明确德育理念的形成路径,对于德育实效性的提升和中国特色德育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一、德育理念的本质 何谓德育理念?这是德育理念研究必须首先阐明的核心问题,也是德育理念研究的基本逻辑起点。对此,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解读。戚万学认为,德育理念“就是试图从最根本的、最核心的层面上,对道德教育中抽象的、观念或精神的维度作出的反思”。[2](p158)邓灿辉认为,德育理念是“在特定德育实践中形成的对德育发展的指向性理性认识,是主体对未来德育发展或德育面貌的一种理想期望,是主体对德育‘应然状态’的判定及认可”。[3](p102-104)李霞认为,德育理念是指“人们经过长期蕴蓄而形成的关于德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追求,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4](p31-33)这些关于德育理念的内涵界定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表现出一些共同之处:即都认同德育理念反映了人们对“应然德育”或“理想德育”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人们对“究竟什么是德育”的理性思索,是指向德育未来发展的一种精神范型。我们认为,所谓德育理念,是指教师经过长期德育实践和理论加工而形成的关于德育本质、规律及其价值的根本性看法与观点。德育理念与德育思想不同,德育理念既是德育思想形成的基础,又是德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德育理念与德育观念不同,德育理念更重视“应该如何”和“如何做得更好”;德育理念与德育信念不同,盲目接受与机械照搬的所谓的德育信念,因缺乏自身的审慎思考而不能等同于德育理念。德育理念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本质特征: (一)前瞻性与预见性。 德育理念不仅源自于德育实践,是德育实践工作者通过分析德育现实,借鉴先进的德育理论,在其睿智头脑中形成的超越“实然”德育现实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认识;同时德育理念又反哺德育实践,它引领德育实践朝向正确的方向,调控德育实践的有效运行,使德育实践最终达到理想境界。可见,德育理念具有较为突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特点。特别是在当代,人类历史正在加速发展和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正呈现出鲜明的超前性和未来性,德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日益表现出为未来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趋向,而发挥着巨大指导作用的德育理念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也得到越来越突出的体现。 (二)社会性与个体性。 德育理念不仅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反映着我国德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而且与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联系,反映着当代世界德育变革的现状及其思想动向,具有社会性及时代性特点。同时,从德育理念的形成来看,它必须明确理想德育应达到何种结果、理想德育的过程如何以及用什么术语表达德育理念,这表明德育理念从“萌芽”到“孕育”到“创生”再到“运用”都深深打上了德育实践工作者的“个人烙印”,呈现出鲜明的个体性和个性化特点。 (三)概括性与普遍性。 德育经验虽然是现实的、鲜活的和宝贵的,但它往往又是个别的、零散的、表面的和肤浅的,很难概括反映德育过程的内在本质和普遍规律。德育工作者从事德育实践,固然需要德育经验,但它更需要德育理论和德育理念的指导。德育理念较之于德育经验更能阐明德育过程的一般原理,揭示德育过程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的抽象概括性和现实普遍性特点。德育工作者需要德育理念的指导,需要深刻的德育思想、明确的德育信念和丰富的德育见识,而这也正是德育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之所在。 (四)稳定性与发展性。 无论是教师个体的德育理念还是群体的德育理念,它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指导教师的德育实践,体验、累积和生成教师的德育经验,并会因这一过程中成就感和幸福感的获得而更加坚信德育理念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有效性,最终转化为自己从事德育工作的坚定信念。这时的德育理念就具有了稳定性特点。但是,由于社会和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德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是不断更新的,作为德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而德育理念也必须适时转变和更新,表现出动态发展性的特点。 二、德育理念的分类 关于德育理念的分类问题,遍查以往有限的研究文献,尚未有学者对此做出精细的研究划分。笔者认为,德育理念虽然属于一种价值范畴和观念形态,但它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而是以一种更具体、更鲜活、更具操作性的形式内蕴于德育实践活动之中。由此,笔者尝试将德育理念划分为理论层面的德育理念、实践层面的德育理念和操作层面的德育理念等三种不同的类型。 (一)理论层面的德育理念。 理论层面的德育理念是指一种以抽象的理论形式存在的德育理念,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德育理论工作者对德育问题的科学探究,离不开他们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升华。德育实践经验经过理论的抽象和概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亲身体验性和现实鲜活性,但却将德育实践经验升华到德育理念的高度,揭示了德育的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获得了一种普遍的真理价值和特殊的实践意义。终身德育理念、和谐德育理念、生态德育理念、民主化德育理念、整体性德育理念、后现代德育理念等都属于理论层面德育理念的范畴,它们不仅是一个个独立的德育理念,同时又贯穿于其他层次德育理念的应用过程之中,因而在德育理念体系中居于指导和支配地位。理论层面德育理念的出现,既反映了现代德育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我国当前德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