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3)09-0099-0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要素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都发生了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借助以网络为中心的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也逐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发生转换和调整,等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变化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吸纳其他相关学科的结果,同时也为我们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现状提出了迫切要求。 一、9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或者交叉学科是指“以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视野观照、审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1]所谓跨学科研究,就是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实际和需要,从理论借鉴、方法交叉、内容整合等几个层面开展整合性研究。本文中所指的跨学科研究主要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和领域的交叉,不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部的交叉。本文引用的数据是根据中国知网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比对和分类而获得。在时间断线上,本文按照公开发表的文章的年限,把检索范围限定在1990年到2012年之间,并分两个阶段进行分析。本文关于近5年以来硕士、博士论文跨学科研究的数据是根据中国知网发布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博士论文的选题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的。 第一阶段:1990年到2000年是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的探索时期。在这一时期,很多学科都处于恢复和起步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不例外。受学科归属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处于发展时期。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现实中的很多问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新的回答,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趋势也逐渐显露。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开始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研究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比较多的涉及心理咨询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问题。此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引进和飞速发展,涉及网络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文章较多,大多是讲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等内容,或者讲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借鉴网络的问题,而人的虚拟化生存问题还没有涉及。可以说,这个时期的跨学科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研究成果。涉及其他学科的文章则要少得多,还有一些新兴学科的研究处于“零”状态。(参见表1)
第二阶段:从2001年到目前为止是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逐步走向完善的时期。随着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其学科视角不断拓展,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初步形成了跨学科的研究群。从发表论文的选题等方面可以看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参见表2)
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等方面也能够看出跨学科研究的态势。从近5年以来我国博士论文的选题看:在153篇博士论文中,经过粗略分析,与心理学相关的选题有11篇;与社会学相关的选题有10篇;与网络相关的选题有8篇;其他学科如管理学、哲学、伦理学、生态学、德育、传播学等学科也多有涉及,但是所占比例比较低;从近5年的硕士论文的选题看,在3 796篇硕士论文中,经过粗略分析,与心理学相关的有823篇;与管理学相关有954篇;与网络相关的有775篇;与社会学相关的有170篇;与哲学相关的有382篇。此外,与生态学、传播学、美学等相关的选题也占一定的比重。这说明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根据以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与自然学科、应用学科的交叉。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数据显示,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学的借鉴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对成熟的成果。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也成为很多论文的题目,并且逐步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框架和体系。互联网属于应用学科中的通信科技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形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数字化时代、“E”时代,人的虚拟化生存等都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2001年开始作为分支学科被提出来以后,[2]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和成熟的内容。 第二,与哲学社会科学中传统学科的交叉。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学融合的主要成果是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的概念,并建立了包括理论结构、内涵、价值、目标、原则等内容的理论体系。[3]这方面研究的成果还体现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出,[4]这一方面说明了就业形势的严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问题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