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87(2012)04-0150-05 接受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人们对待外部事物都存在一个能否接受、怎样接受以及接受效果等问题。随着解释学、接受美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的发展,接受理论研究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新视角。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实效性的取得归根到底取决于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接受的实效性。为此,我们应借鉴接受理论,探求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规律,实现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一、接受理论研究概述 从发展历史来看,有影响的接受理论主要有解释学、接受美学和传播学。它们从不同角度对接受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 1.解释学对“接受”的认识 对“接受”问题的关注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解释学。解释学的研究目的旨在寻求正确解释的原则和方式,以期达到对语言材料和经典文献全面准确的理解。现代解释学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认为,被理解者必然与理解者相互影响,理解总是受到后者“前结构”的制约。所谓的“前结构”由“前设”、“前识”和“前有”组成。“前设”是对对象“预先已有的假定”,“前识”是“预先有的概念系统”,“前有”就是“预先有的文化习惯”。“前结构”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是理解的条件和基础,接受者不能从没有“前结构”的存在状态中完成理解与接受。 海德格尔的观点被他的学生伽达默尔继承和发展。伽达默尔发现,无论是接受主体还是接受客体都融入了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真正的理解不是要去消除这些特定历史现实带来的影响,而要去适应这些历史性因素。这些历史性制约因素构成了解释者的“成见”。伽达默尔认为这种“成见”是一种合理性存在,并认为它是一种积极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伽达默尔提出了“视野融合”的概念。他认为,作为被解释的对象有它形成的特定历史条件视野,而作为解释者来说,也有它客观存在的现实条件视野。因此,在接受过程中总是并存着两种视野,只有当这两种视野“融合”在一起,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2.接受美学关于“接受”的诠释 在美学理论中很早就有关于“接受”的思想。20世纪70年代初,以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接受美学”在德国发展并成熟起来。接受美学将研究重点放在作者和现实的关系上,其集大成者是康士坦茨学派的尧斯。尧斯认为,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都有其特定性,读者的个人经历和文化素养也千差万别,因此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接受对象的理解会不尽相同。尧斯将这种差异归因于不同读者的“期待视野”有所差异。“期待视野”就是读者已经有的阅读经验、思维惯性或知识结构,以及读者本身的实践活动,对生活的切身体验,等等。正是由于不同的期待视野,造成了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理解的千变万化。 3.传播学关于“接受”的研究 20世纪中期,美国兴起了一门新兴的学科——“传播学”。传播学对大众传播过程中的接受问题进行了研究。早期阶段的传播学关注的重点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而对受众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研究者认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地位好像是一个处于等待状态被动挨打的“靶子”。相反,大众传播媒介的力量特别强大,经过反复作用就能控制受众的思想感情、语言行为,能够把“各式各样的信息从一个人的大脑中‘灌输’到另一个人大脑中”[1](P8),就好像子弹击中靶子那样快速有效。之后,这一观点遭到了传播学后期研究者的质疑。事实证明,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并不是强大到快速神奇;受众也不只是像“靶子”一样被动挨打,其对传播信息的接受要受到自身主体性因素的诸多影响。正如传播学学者雷蒙德·鲍尔在《顽固的受传者》一文中所言:“可以看到,传播媒介的结果在广大受传者中是千差万别的,这是由于受众在心理结构上是千差万别的。”可见,传播学的研究从“靶子论”转变到了“影响有限论”,进一步说明了接受的主动性。 二、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上述解释学、接受美学和传播学关于接受的有关理论研究均表明,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都会表现出其存在的主体性。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接受对象的思想政治信息,它与接受者之间不可能是全盘接受,而是相互生成、相互发展的关系。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启示,特别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1.选择性。选择性是接受者主体性的首要表现。一般来说,接受者总是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兴趣爱好、社会阅历、个性特征等一致的信息,而忽视那些与自己无关、相差甚远的信息。选择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选择性注意。面对令人目不暇接甚至存在着冲突和矛盾的信息,接受者首先要有所取舍,注意那些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其次选择性理解。接受者会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对选择的信息作出自己的理解。第三是选择性记忆。接受者总是选择那些自己关注度高、能够理解掌握的信息加以记忆,而淡忘那些认为无关紧要的信息。第四是选择性实践。接受者会把已经注意、选择和记忆的信息,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检验的信息才能留在自己的脑海,完成最后的选择。 2.能动性。如前所述,解释学提出的“前结构”和“视野融合”旨在说明接受者所具备的接受能力;接受美学提出的“期待视野”,体现了读者的接受期望。传播学的研究证明受众不会消极接受与自己无关的信息,不只是充当被动挨打的靶子。这些研究都表明,接受者在接受信息时无不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影响着接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