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重大项目“思想政治建设‘三个确保’时代课题研究”(编号:11QJ001—005)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E221;E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46X(2012)01-0051-05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在文化全球化、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大众文化的勃兴。这既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不仅表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走“大众”、“群众”路线,而且表明“大众文化”本身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跳出西方话语中有关“大众文化”概念的桎梏,摆脱西方话语崇拜的迷思,科学认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准确把握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内在关联,为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语境下创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对策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语境定位 先进军事文化是我军的政治优势和显著标志。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军事文化的正确引领,没有全体官兵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我军就不能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强大战斗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作为伴随改革开放而逐渐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先进军事文化发展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面对的社会文化之一。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270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必然带动文化形态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一系列深刻而又巨大的变化。反映到文化上,就是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勃兴,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等文化形态共存、融合、转化。无论我们怎样给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定义,怎样看待当代中国大众文化,都必须承认: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的现时代存在方式,也是人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每一种文化形态都有其特定的受众或者说特定的生产者、消费者。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尽情展示和集中反映了大众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行为规范、性情趣味、语言符号,进而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文化保障和精神寓所。 关于大众文化的界定,目前学界尚无定论。从大众文化率先在欧美产生的背景来看,大众文化是一种在现代社会中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民文化。这也是当前国内不少学者在讨论大众文化时,将其定位为“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媚俗艺术(Kitsch)”、“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的源头。由于大众文化本身是个外来概念,在当代中国对其的认识还属于新生事物,客观上要求我们以本土化的理论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如果只有西方话语的逻辑推演,无论如何来说都是粗浅的、不全面的。中国的文化研究包括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在内,必须立足中国社会现实,以中国的视域、中国的思路、中国的话语和中国的实践,进行解说、叙事和建构,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究竟是什么?如果我们从文化的“人化”与“化人”来看,文化其实就是人的生活样式。每一种文化都关照着生命、生产和生活。与其“假、大、空”式地叫喊,不如脚踏实地去追求去实践。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代,使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内核复归于实践。毛泽东指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2]1095而衡量多寡、得失、成败、优劣,“人民,是看实践。”[3]381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一种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文化形态。其鲜明的特点就是面向大众、依靠大众、服务大众,是社会大众直接参与创造、享用的文化。我们这样定位,是否有悖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产生根源、现实境况及发展走向?难道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不是“大众文化的中国化”?作为一种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毫不例外地融民间文化、民族文化、通俗文化、媒介文化、消费文化等于一身,集技术的文化与文化的技术于一体。但这丝毫不影响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根本属性。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主要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多样文化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大众的多层文化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大众展现。每一种文化形态都有其特定的功用。正如世上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人类社会也不存在一种全能的文化形态。功能的互补、受众的互动是多样文化和谐共生的关键和前提。不能因为一些人的懒于思考而抱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带来的观念更新,也不能因为我们惯于因循而抱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带来的方式变革。现代社会是多元多样多层多变的,现代社会的文化也必然呈现为多元多样多层多变的状态。当然,“共同趣味、共同兴趣点、共同理想、共同价值观、共同关心的事情永远存在,并具有最大最强烈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大众共同关注的文化形态永远会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