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1)08-0061-04 经济全球化与科技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人类生活的一种现实境遇,在这种动态环境中,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民族都在经历着价值观的变迁,西方国家也从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和方法上进行了调适,创新出许多新颖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对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借鉴与创新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一、隐性渗透的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探索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发展规律和思想道德教育规律,创新出以隐性渗透为特征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使公民在游戏训练中接受国家核心价值观。 (一)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应用:道德教育资源整合渗透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威特(Witrock.Merlin.C)认为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做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1]隐性课程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作为专门学科存在的德育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非预期的教育影响;第二种是各科课程及教学存在的不自觉和非预期的德育影响;第三种是德育的活动课程中隐含的与现在目标不一致的德育影响。”[2]西方国家不仅开设具有思想道德教育性质的公民教育课程,还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环节中。“对每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3]还有学者指出,在苏格兰,公民教育能够渗透于组成学校所有科目的课程中。[4] (二)综合社会力量:教育合力的渗透与熔铸 西方各国在组织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形成辐射全社会的全方位思想道德教育网。美国有学者认为公民接受教育来自许多主体,包括来自家长、同伴、兄弟姐妹、朋友等,公民接受教育的机构也很多,包括家庭、教堂、图书馆、夏令营、慈善组织、农村集市、住宅区、工厂、广播电台和电视网等。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着多种教育资源,它们共同作用于受教育者,使他们接受思想教育。[5]也有学者总结苏格兰道德教育的基本经验之一是重视社会参与。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时,是基于课堂传统的主体框架之外,处于中等教育一年级的学生脱离了正常的12天的上课时间表而参与到一系列丰富的任务和体验,包括发展公众活动的文化参观、推动研习会等,每次体验都有相应的公共部门组织和参与。[4] (三)民间组织的教育与影响:自我组织及自我管理 西方国家注重民间组织的教育导向作用,这样能避免政府灌输教育的直接性和说教性,易使公民自发接受教育并自我约束。西方关于民间组织教育的理论认为公民社会中公民组织的自治性(self-ruling)可以促使公民参与治理(governance),而使得统治(government)更具正当性(legitimacy),而公民结社也是维持公民社会存在所必需的条件。事实上,公民组织的自治性加上自发性(self-organizing)与自主性(autonomy),一直是公民社会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当代政治理论将统治(government)的传统论述发展为治理(governance)的现代论述,正是着眼于公民及公民组织的自治性、自发性与自主性——亦即所谓的公共性(the Publicity)。[5]西方国家的民间组织注重激发公民个人的主体能动性,“在方法上,较为关注教育在发展人的情感、兴趣、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提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使学生‘自由地’发展,反对当时习以为常的对学生的体罚。”[6] (四)“严肃游戏”的兴起与使用:一种新型的隐性渗透方式 西方学者认为,严肃游戏并非简单的消遣娱乐的数字游戏,它能使学习者经历那些不可能的场景如安全、消费等,但人们在游戏中获取积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严肃游戏逐渐产生,自上世纪90年代经过多次测试,随着2002年美国军方发行录像游戏“美国军队”,严肃游戏掀起研究高潮,Woodrow Wilso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 in Washington D.C.建立严肃游戏研究机构,严肃游戏开始普及。在开发严肃游戏过程中,西方国家将可以游戏化的学习内容、理念、模型引入已有的游戏,而不是装饰教学过程,使其在具备娱乐性的同时更具备隐蔽性和渗透性。[7]严肃游戏已经在学校领域应用,“在高等教育方面,与军方组织的原因一样,国外高等教育机构把严肃游戏运用到各种各样的教学中去,如: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演示各种各样神经疾病的状态……”[8]严肃游戏创设出一种仿真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兴趣,调动了积极性,成为教师必备的教学工具之一。 二、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启示 (一)强化隐性教育: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渗透 隐性教育是教育者借用现代心理学知识,通过创造各种条件使受教育者进入“无意识”境界,在不知不觉、无意识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注重使用显性方法,经过周密的计划、组织和安排,运用传统的灌输方法,向人们灌输社会主导思想意识,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这种正面的显性教育方法是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优势,但这种方法有很多弊端:逐渐不适合那些越来越具备主体意识的受教育者,甚至一定程度上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渗透性”、“隐蔽性”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法凭借其隐蔽性,能有效避免受教育者产生逆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