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1)05-0044-02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 生态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文化问题、道德观问题。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不发生变革,要解决生态危机是不可能的。当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物种灭绝等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的问题日益凸显时,是否具有生态道德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人际教育,强调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教育内容。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具备生态道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1]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地球道德,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人类尊重、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其基本内容包括代内间公平、代际间公平、人与自然间的公平。”[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道德已成为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有生态道德素质也成为衡量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一个方面。生态道德素质的培育不仅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他们毕业后表现出的生态道德素养高低对全社会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生态道德观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讲道德。把道德的对象从人类社会扩大到整个自然界,是对自然界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通过近些年的环保活动和环保宣传,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较以前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国整体生态教育氛围不浓,生态教育课程设置和生态社团建设薄弱,所以高校学生生态知识欠缺,生态道德意识不强。相对于自然界,他们更为关心自己将来从事职业的能力,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生态道德等个人素养方面的提高关注不够。因此,应加强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包括节约能源资源、尊重自然生命、保护环境生源等。 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人与环境同处于一个发展系统,人们只有激活了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应抓紧其学习时间,使他们在离校之后具有基本的生态道德情感,以指导其漫长的人生旅途。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4]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以后的自我教育。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生态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大自然和各种生态关系,建立抽象生态道德与具体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通过不断体验、反思,逐步积累生态道德知识,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只有具备了情感上的认同,他们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时才会维护生态道德。 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培养科学家、学者,而是培养合格公民。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除了从职业的角度掌握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学会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养成为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包括生态道德,并养成以生态道德的标准去衡量包括自己从事的专业在内的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习惯。科学技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给人类带来幸福,而使用不当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5]因此,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使他们能应对未来职业生涯中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引导他们终生关注、学习和研究科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鼓励他们终生尊重和坚持生态道德,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居里夫人曾说过:“如果每个人都尽力完善自己又共同分担社会的责任,尽力尽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以最有益的办法帮助他人,我们的社会必然会进步,走向美好。”[6]只有养成了以生态道德标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才能保证当科学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人们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和偏私,站在整个生态系统的立场上,对其他生命体和人类未来承担责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使科学技术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措施 将生态道德纳入德育体系。关于德育,我国有一个西方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具有专门的德育课程体系,包括宏观的大德育和职业教育等内容。虽然受到学分制的影响,单纯的德育课课时越来越少,但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这部分课时的作用,积极地向学生传授生态道德知识,也必将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设立系列选修课程,如环境科学、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法律法规等,使感兴趣的学生能系统地了解生态和生态道德的相关知识;通过专业课教学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渗透具有很大的作用。与单纯的说教相比,专业理论课渗透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它需要专业教师本身对生态道德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贯穿于教学活动当中,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注重绿色大学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是巨大的,由一定的校园文化产生出来的一些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和共同的价值标准,虽然没有强制执行的性质,但有时却比正式的规范来得更为有力、有效和有利,更能影响师生的道德观念,为师生在评定各自的道德品质、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提供了内在的尺度,并用这种内在尺度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因此,高校要注重校园的绿色环境和绿色文化建设,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弘扬生态道德,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学生营造一种较好的接受绿色教育的氛围,使之一开始就拥有一种直观的良性体验。”[7]这种生态道德情感的内化和自律比任何说教更有效,它将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