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1)03-0164-04 一、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内涵 生态竞争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基本生态现象,它普遍存在于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之中。将生态竞争理论融入到高校德育中,我们可以把高校德育生态系统界定为,由高校德育这一主要因子,与德育供应者、德育需求者、德育竞争者、德育互补者、德育管理部门等周边因子,连同高校德育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地域环境等环境因子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社会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处在这个社会中的教育系统是一个小生态系统,亦可称为生态群落,而高校德育系统正是这个小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在这一生态系统中发生的竞争,就是高校德育生态竞争。 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由于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性,高校德育的竞争已经成为了无法避免的潜在客观事实。但是,不能将高校德育竞争与其他性质的竞争等同起来,诚然,高校德育竞争与物种竞争和市场商品竞争是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的,然而高校德育竞争还具有自身特定的特征与规律。首先,高校德育的生态竞争在各级各类高等学校之间是普遍存在的。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德育竞争是高等学校竞争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在其竞争的特点上有某些相同之处,不同层次与类别的高校之间的德育竞争在激烈程度上也是有差别的。然而,高校德育在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各级各类学校最重要的基础教育,高校德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其输出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基本素质的高低,因此,各高等学校之间的德育竞争是具有普遍性的,其竞争面较广。其次,高校德育生态竞争具有微破坏性。我国高等学校之间的德育竞争是一种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竞争,不是市场自由竞争,竞争的范围、方式、结果和影响都很有限。高校德育的卖方市场性质,决定了其资源不会因竞争而造成闲置和浪费,只能由于竞争而充分挖掘潜力;高校德育竞争的非充分性决定了政府将直接或间接干预高校德育的竞争,不会放任不管,竞争是有限度的。竞争的结果只是决定高校德育成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1](p443-447) 二、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主体 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主体是指竞争的参与者,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是高校德育生态竞争最直观的表现。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讲,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主体就是高等学校。高校德育资源的共享性与相对稀缺性使得竞争存在于所有的高等学校。然而,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高等学校在展开德育生态竞争活动的具体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从事德育工作的人亦即管理者、教师、学生来完成的。因此,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主体又可以具体细化为高校德育管理者、高校德育教师和高校德育学生这三大主要主体。 1.高校德育的管理者。 高校德育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对高校德育的兴衰成败起着关键作用。这里所谓高校德育管理者的范围较广,上到大学校长、下到教育班的年级助理等都包括在内。约瑟夫·考夫曼在《大学校长——过去和现在》一文中写到:“校长处于这样一个既庞大又脆弱的人类组织中心。”[2](p12-19)一所大学的校长是否重视德育建设以及其重视程度如何在不同层面上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整体的建设与发展,而高校德育的基层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则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正是由于管理者的素质对高校德育发展起着决定与影响作用,优秀的管理者也成为了高校德育竞争的对象。高校德育管理者既是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主体又是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客体,具有双重身份。就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来看,由于目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局限,公办高等学校的校长甚至包括副校长的选拔还是在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干预下进行的,其选拔方式还是以上级主管部门的任命为主,但是校内的中层管理者大部分学校已经采用了竞聘上岗的选拔形式,有些高校还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副校长和院长,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等。与此不同,民办高等学校自创办之日起便是公开招聘学校的管理者。虽然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竞争还不够充分,但是竞争机制已经引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高等学校整体竞争的逐渐激烈,高校德育在此领域的竞争强度也会逐步加大。 2.高校德育的教师。 高校德育教师与管理者具有类似的性质,在高校德育生态竞争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作为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主体,教师是德育竞争的参与者与具体实施者;作为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客体,教师是高校德育资源中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竞争的主要对象。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他的楼舍和人数,而在于他的一代一代的师资力量。”[3](p18-20)教师是高校德育的灵魂,他们决定了高校德育的教学质量、研究活动质量以及社会服务质量等,是高校德育的生命所在。由于德育教师资源的有限性,尤其是高水平教师资源的稀缺性,再加上信息时代飞速发展带来的教师队伍的亟待更新性,高校德育生态竞争中对优秀教师的争夺愈演愈烈。有些高校为了引进高水平的德育教师不惜重金,甚至有一部分高校之间相互“挖”人到了白热化程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人事制度的改革,人才资源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德育教师的人才流失也开始逐步蔓延开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跨国高等教育服务慢慢放开,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通常以比国内更优越的条件来吸引我国优秀的德育教师出国或者到国内外资机构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从全国高校德育教师的人才流动的格局来看,中西部地区的教师资源主要向沿海地区流动,沿海地区的教师资源主要向国外或者国内外资教育机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