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4-0128-04 我国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社会和谐表现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它是诚信、公正公平的法治社会;第二,它是充满友善人际关系的道德社会;第三,它是人人有责的契约社会;第四,它是相互竞争、奋发向上的创新社会。高校思想政治课是以道德培养人的人文素养的课程,其重点就是要铸造青年大学生健康的社会人格。“会开拓”为“健”,“能适应”为“康”,塑造学生那种能与和谐社会的四方面特征相适应的优秀品质,即引导他们养成具有明辨、有爱、守责、创新等品质的社会人格,成长为有益于促进社会进步的人。 一、树立学生明“辨”的是非观念,促使他们学会做诚实的人 青年大学生的是非观是指导他们实施日常行为,确定理想信念的基础。所谓是非观,是人们判断认识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判断思想、计划、行为是否合理的根本看法和标准,它是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正确的是非观的核心是求实。一方面是求真,真即真理性;另一方面是求适,适即合理性。正确的是非观是关涉青年学生健康成人成才的关键,同时也是关系国家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要问题。明辨是非就必须要学会思考,这是学会做人的起点。 明辨的是非观教育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理性思维教育的活动。现在的青年大学生富有激情,这是干一番事业所需要的情绪动力,是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的,但也要看到此类情绪动力负面的影响,比如容易冲动,感情用事,行为盲目。究其形成负面效应的原因,主要因为缺乏理性。毕竟感情不能代替理性,良好的愿望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热情、激情等热爱生活的感情只有在正确的理性引导下才会产生良好的后果。是非观理性应该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认识理性,又称之为科学理性;二是价值理性。前者的蓬勃发展使人不断地打破生理、时空乃至生死等的限制,获得了更为广泛的自由空间,成为了自然的主人。恰如罗素所言:“科学的辉煌胜利使人的自尊复活了。”[1](P58)后者确立了人的行为活动的合理性,引申了人存在的“意义”。明辨是非教育应从这两个基本方面入手。 要培养具有明辨性质的是非意识,其首要问题是要克服过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具论和非人化的“物本”教育倾向,回归“人本教育”。明辨是非必须要“学会认知”。它不是单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理性上的,而是建立在正确的认识理性和科学的价值理性辩证统一的基础上的,真正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性与人文性并举的轨道。正确地认识理性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形成诚实的品格,科学的价值理性有利于他们形成守善的人格。教育以人为本,德本是前提,要形成德育人本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国内学者王建敏教授认为,德育人本化的内涵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应更多地关注每一个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使之成为个体健康人生之必需;二是德育的过程与方法,应更多地强调回归生活、实践体悟,淡化教育痕迹[2](P142-145)。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应具备鲜明的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坐标”教学意识,引导大学生对自己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遇到的事作出判断。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勇于和善于对“是什么”作出探索和解答,从而避免行为的盲目和蛮干;二要引导学生在为人处事中常思索“为什么”和“应该”的问题,从而多做有德有益于社会之事;三要培养学生筹谋的意识和能力,对“怎么做”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学习和实践的效率。诚实、守善的品格与法治社会“以事实为根据,公平,公正”等法治原则是相照应的,社会需要青年大学生具备这样的社会人格。 二、塑造学生有“爱”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学会做善良的人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个体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事物深厚真挚的心理倾向或感情。有爱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前提,人与人相互关爱是构建和谐友善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重要目标。爱的本质是求善,包括善心和施善两个方面。爱对一个人的健康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德国现代社会学家弗罗姆经过大量的研究后,讲过一段精辟的话:儿童的施爱是其自身力量的最高表现,通过“给予”爱,儿童体验到自我的力量、富裕与充满活力[3](P18)。年龄幼小的儿童有爱时能体验到自我力量,更何况即将进入社会的高校学子呢?他们更为迫切需要这种“有爱”的力量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进一步培养青年大学生养成“关爱”的良好习惯。表面看,习惯似乎是一种自我的独立行为,但如果当它是出自于正确的自爱,且更是出自于关爱社会良心的时候,就是人们存在于自己精神体质中的一种道德资本。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下,高校加强“关爱”教育是当务之急。大学教育不可能回避眼前的事实,即从现在以至今后若干年,高校的青年学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情感的“施爱”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这并不是因独生子女生育政策的过错,而是“众星捧月的‘小皇帝’”的家庭教育环境所造成的,独生子女生活在“受爱”的环境中,是被宠大的一代。而长期存在的学校应试教育又不能对家庭溺爱教育实行有效纠偏,应试教育存在多种偏向,诸如,只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滋润,突出竞争意识而忽视合作精神,等等。这种片面教育模式“共振”和扩张青年学生从小养成的那种“受爱”的自私性。“受爱”特征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是自我主体意识十分强烈,个性强,高傲、冷漠自负,难沟通。高校德育过程的关爱教育有利于青年学生弱化或消除独生子女的“唯我”意识,克服应试教育中强化竞争意识所形成的“人人为敌”的心态,形成他们关爱、友善、合作的社会品格。 高校的关爱教育应该突出“学会关心和合作”的主题,把长期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性教育模式转化为学生体验式主体教育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的内在的理解、关心、感恩、合作等等要素作为“关爱”教育的内容,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的整个活动中,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社会素养。关爱教育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即认识和了解交往对象,理解“你”、“我”、“他”交往过程中的相遇、相知、相通。个体道德意识与行为的发生学的研究证明了人对人的理解是个体品德发生的基础。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之下,促使学生把握“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等促成相互理解的基本要领,达到能“晓之以理”的相互体谅的结果。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可衍生出同情、愉悦和幸福等主体情感,在学校德育有效引导下逐渐提升为一种自觉的关心、友爱、感恩、孝敬、爱国的利他情感,产生一种回报恩情、报效祖国的强烈激情和持续意志。三是实践层次,就是将关爱意识转化为具体行为,并形成回报关爱、奉献社会的行为和习惯。许多学校经常地开展“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热心献给同学,忠心报效祖国”五心活动就非常好,参与社会爱心活动实践增强学生爱心体验。国外伦理学家帕尔墨则认为个体道德的发展是一种从“分离的自我”走向“结合的自我”以至“彼此相关”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一系列教育活动中,促使青年学生从自爱走向友爱,并扩展为博爱,养成“仁爱之心永恒”的行动习惯。古人云“仁者爱人”,和谐社会的主体品格就是友善,更需要具有心存友爱的道德素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