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10)06-0108-05 香港的学校德育因其特殊的国际环境、文化背景而呈现出自身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香港在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西方优秀文化的吸收、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和策略方面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一、阶段演化:回归前后香港德育的成功转向 香港学校德育经历了从英殖民时期到回归祖国怀抱一个多世纪的复杂变化,其阶段性特征较明显,总体上可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附庸性和随机性。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两千多年前,香港便已有人居住。香港在清朝时,一直在对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香港在地理上与广州唇齿相依,而广州是清朝对外开放的商埠。英国在后来的对华贸易中,发现香港的重要性,认为如能据为己有,对其扩大对华及其他远东诸国贸易,有极大好处。于是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又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30多个大小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从英治初期至20世纪前期,香港作为一个殖民统治的单纯转口港,其教育着重从社会因素出发,主要传播西方文化,培养少数华人精英,为巩固和加强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及攫取利益服务,因此,学校德育存在明显的附庸性和随机性。直到抗战胜利,香港学校德育才在较为复杂的现实背景中逐步发展起来。 第二阶段:重英轻中、重智轻德。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英关系也相应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内和周边地区人口大量涌入,工商业迅速发展,都对香港教育产生较大影响。这一时期,香港政府着重扩展小学教育,发展中学和师范学校,同时建立了第二所大学——中文大学。学校德育也随着教育的总体发展而发展。但此期间,香港教育仍未摆脱英占领以来的殖民教育观念,“重英轻中”十分突出。虽然在小学阶段基本以中文授课,但到了中学阶段,约占80%的英文中学和职业中学则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香港大学则全部以英语授课,重智育而轻德育,因而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德育仍然是被曲扭的,主要灌输效忠英国的殖民政治思想及“精英”人格模式。 第三阶段:加强德育、形成体系。1970年至1997年回归祖国这一过渡时期,为适应香港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政府一方面实施9年义务教育,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创办一批工业学校和高等学校。1972年成立理工学院,1984年成立城市理工学院,1987年建立科技大学,同时还发展专上学校(相当于大陆的高职高专学校)3所,建立教育学院、工商师范学院、演艺学院、商学院等共6所。在此期间,原有的“精英人才”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与自由经济相适应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受到各层次学生认同。而经济繁荣及西方国家道德危机也对香港有所影响,如中小学生犯罪、吸毒等越轨行为日益增多,学校德育教育被寄予改变学生反常行为的希望,受到社会严重关注。于是香港政府加强了对学校德育教育的管理与引导,如1981年香港教育署颁布了《学校德育指引》,第一次对学校德育提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随着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香港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时期,怎样培养能维护香港稳定繁荣的年轻一代成为香港各界关心的问题。由此,香港教育署1985年又颁发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1986年,香港教育署公布了《中学学生辅导工作》,1986年,香港教育署公布了《中学生教育指引》,从不同方面对学校德育提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香港形成了对大、中、小学要求不同,层次分明,有明确目标和指导原则,并与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的德育体系。 就总体而言,香港学校德育发展所经历的前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其根本,还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殖民统治特征[1]。 第四阶段:爱国爱港、全面发展。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后,学校德育教育不再受殖民统治的控制和殖民文化的浸染,在“一国两制”的体制下,其德育目标提出要为特别行政区的稳定和繁荣,为“港人治港”服务,即“培养年青一代具有国家、民族观念,爱国爱港,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充分挖掘潜能,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适应香港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香港学校广大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培养学生愿意为社会和国家的福祉作出贡献的精神。香港课程改革中提出以“国民身份认同”作为其中一个首要培育的价值观,便是希望能加深学生对国家的了解,并提升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和自豪感。同时,香港也是一个国际城市,是世界各地文化汇聚的地方。培育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不但能提升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更能帮助他们了解国民身份及对社会以至国家承担精神的重要性,以充满自信、不卑不亢的态度与不同国家的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