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09)10-0036-0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被视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危机。我国经济也深受其害。社会经济领域的危机势必传导到社会意识形态各层面,各种思潮会更加激烈地泛起和碰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把握金融危机带来的价值观的影响和变化?如何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出现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来找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笔者认为,应当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厘清金融危机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直接需要,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对金融危机的显性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社会意志、融合社会观念、规划社会目标、增强发展信心、集中社会智慧的突出作用为着力点,引领社会思潮,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创新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基本着力点 1.把握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坚定信仰,加强引导和渗透 当前的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以新自由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理论、经济政策的负面作用,西方一些学者和媒体公开提出了对新自由主义的质疑。美国经济学家佩蕾斯认为,“目前美国的金融危机是自由市场意识形态的恶果”,“奥巴马所谓‘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就是指政府干预、关注民生和国家保护主义上升这种制度大转型的到来”[1]。这恰好反映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生命力,突显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的必要性。这有利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性,以活生生的现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引导和渗透,有利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教育对资本主义本质缺乏认识的青年一代。 2.处理社会经济的主要矛盾和深层矛盾的新思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唯物辩证法教育 金融危机的演化,引发对美国模式的灵魂——新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全面反思,这一方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当代意义,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防止由于质疑自由主义而引发的对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怀疑。每一次经济领域的危机,势必引发认识上的分化,因此,存在观点的分歧很正常。但这种关头特别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要在路线问题上防止“左”或“右”的影响。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它对市场经济运作具有一定的解析功能,应当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不能因新自由主义的失败片面地质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经济衰退仍未见底,解决改革开放30年来累积的一些深层矛盾显得极为迫切,这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考验和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智慧。党和政府以辩证法的智慧把握好与快、破与立、发展与稳定、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既有应对眼前经济下滑、失业加剧的短期措施,又有化解经济和社会深层矛盾的长远战略,这对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3.在新形势下深化对以人为本、民生为上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民生为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通过民生问题的切实解决,使人们从思想上理解和认同党的主张,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继承者都高度重视民生,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为人民谋利益的重要内容。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便提出未来社会的目标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以人为本、民生为上思想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毛泽东确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民本思想和民生关怀。当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着重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和规划,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有力的实践支撑。 二、共同理想是凝聚共识、拓展理想信念教育内涵的着力点 1.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提出挑战,凸显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共识的重要意义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国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既是对整个世界经济的一次重大冲击,也是对各国社会制度、体制的一场严峻考验。作为一个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的共同理想和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体现在价值取向上对资本主义的“扬弃”,更为重要的是在内涵和经济、社会制度方面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本主义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逐步取得对资本主义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社会正义、追求社会和谐,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完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主导下,中国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方向,迅速出台了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果断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和地方配套措施,实施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初见成效。这表明,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国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或重大危机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也使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灵活高效机制和优越性再一次得到了充分展示。社会主义中国向世界展示了避免危机与应对危机的能力和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