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09)23-0018-04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用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来观照思想政治教育,其生成与发展,可分为首尾相接、环环相扣的三个阶段:交往实践活动、交往实践关系、交往实践场域。在交往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以共同客体(教育资料)为中介,借助于言语或非言语符号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建构以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为重点的丰富精神世界,使作为人的精神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力和有效。 一、交往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基点 “从历史发生学角度来看,无论是人类种系交往实践史还是个体史,都源于交往活动。”[1]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特征的人的依赖性交往、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一切劳动与财富的交往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自由个体交往的历史发展,对应地推动了马克思所说的“三大社会形态”的演化。“只有把握交往活动,才能登堂入室,去理解、澄明交往社会的奥秘。”[22]“教育是人类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交往’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3]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人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又是通过交往活动实现的”。[4]在交往实践过程中实现社会思想品德个体化和个体品德社会化的统一,即兼顾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实现。 从起源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这有助于我们把认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视角从“人与物”的关系转换到“人与人”的关系。当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只有转化为一种以培养人为目标的活动时,才真正产生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一般交往实践的特殊性在于:相对于自发性和自在性,其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目标指向性——培养个体丰富的精神世界,促进社会思想品德个体化和个体品德社会化的实现。从现实存在形态看,交往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的根本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有两种活动,即“教”与“学”的具体活动;直接和间接的交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它的本质,对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影响最为明显。进一步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与活动性存在的统一,是一种关系主导的活动系统。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以交往实践的形态而存在的。可见,交往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源头,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和现实发展的逻辑价值始点。 交往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是“人的世界”。“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5]这就是说,人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离开人就无法讨论世界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成人之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向的是一个“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物的世界”。“以往教育视界中的‘实践’多以人与物(主体-客体)关系为思考框架,其中的人——主体是一种单子式的个体,与个体主体相异的‘他者’则往往被列为被支配的客体。这种以物为对象的‘实践’思维框架难于找到突破单子式个体的事实和逻辑出发点,而多元主体间的交往实践,则将‘实践’的视界移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每个自我与他者同作为主体,在交往中既有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有对对方价值的尊重。”[6]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一种以培养人的丰富精神世界为旨归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破解“他人不是客体的困境”而回归“人的世界”,不能用对待“物的世界”的眼光来研究,只能用“人”的方式来认识和把握,用“人”的方式来研究人、理解人,使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成为一种“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成为“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7] 交往实践活动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又是手段。作为目的,意谓交往实践活动或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道德的生活方式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手段,交往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及道德社会化实现的源泉和基础,也是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得以表现和检验的场所。“教育性交往被看做是教育者和学生集体相互作用的一种体系、手段和技能,其内容乃是信息的交换、教学教育影响的施予和相互理解的建立。”[8]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交往具有目的性与工具性的双重意义,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既是一种价值追求目标,又是完成教育任务的手段和途径。 二、交往实践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状态 “交往活动生生不息地建构着社会交往关系,使之从活动状态不断凝聚为社会存在状态。”[9]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交往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应从“主体-客体”生产实践观走向“主体-客体-主体”交往实践观,“使教育活动成为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体际交往实践过程,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化和创造性生成,从而改善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命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10]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要从根本上使以“物的世界”中的主客体关系转变为“主-客-主”交往实践关系的“人对人的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看作一个伦理性的“我-你”世界,而不是工具性的“我-它”世界;主体间是一种人与人平等的主体际交流和对话的关系,而不是生产实践中改造与被改造、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