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09)03-0018-04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发展的多种需要,几乎每天都要与他人交往,建立各种联系。大学生作为社会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虽然面对的环境相对单纯,但在其人际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从未面对的新问题。这些问题一般来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困难,主要表现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适应性困难、选择性困难和调节性困难;另一类则是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包括大学生人际交往观念障碍、人际交往方式障碍和人际交往性格障碍。 1.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 首先,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着适应性困难。适应性困难,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学生进入大学生活后,由于与先前中学的学习生活及环境有较大改变,随之带来的不适,并引发人际关系问题。很明显,当学生步入大学阶段,其学习生活环境更为宽松,各种各样的学生组织和社团,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以及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关系、宿舍关系,都使得大学生与以往相比不再拥有家长和老师的宠爱、庇护,而是获得了更多的独立、自由和与人交往的机会与空间。这些变化往往对适应能力不足的大学生造成困扰,从而引发人际交往困难。 其次,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还存在着选择性困难。这种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自我认知选择性困难。自我认知主要是指自我概念,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与情境、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对自己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和看法。[1]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便面对相同事物,不同个体也很有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和判断,从而推导出不同的自我概念。因此,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往往掺杂着较大的主观因素,受个体性格、情感等因素影响。二是对他人认知的选择性困难。在人际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对他人的认知往往存在一定难度。如同中国有句俗话:“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往往取决于判断主体的智慧、阅历、性格、偏好等,因此,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而言,对他人的认知往往具有更多的理性认知方面的选择性困难。第三个层面主要体现为对人际关系万能论和关系无用论。近来,西方学者霍曼斯·莱维特的社会交往理论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影响,该理论认为人际交往实际上就是一种直接的、随即发生的交换活动,是个体或集体彼此需求满足的需要状态。金拉克也指出:“你可以得到一切你想要的事物,只要你帮助足够的人得到他们所想要的。”[2]社会中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多种多样,而如何认识人际关系,如何选择人际关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再次,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还存在着调节性困难,主要体现在自我调节性困难、交往主体间人际关系调节性困难及个体与群体交往的调节性困难三个层面。自我调节性困难主要是指当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人际冲突时,个体自我调节能力较弱而引发的人际关系困境。交往主体间人际关系调节困难主要来源于交往主体的差异。根据弗洛伊德、阿德勒和荣格的心理学理论,我们得知:个体的成长背景与经历、无意识纬度、忧虑等都可以造成主体间的人际关系调节性困难。最后,个体与群体交往调节性困难。这种困难主要是由于交往个体对群体共同价值观、制度、文化等内涵理解不足,或认可不够而造成的融入集体的调节性困难。 2.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的,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3]在人与人交往的社会网络中,人人都希望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得心应手。然而,在现实的人际交往过程中,部分大学生还存在着困扰他们的人际交往障碍。 首先,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观念障碍,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恐惧、冷漠、自我定位偏差等。恩格斯指出:“观念的东西不过是反映在人脑中,被转换成为思想形式的物质世界。”[4]因此,观念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和心目当中的主观映像,而这种处于人们头脑和心目当中的主观映像对人的行为能力与实践活动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会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实践能力,从而形成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实践的反复运动;而错误的、扭曲的、虚幻的、不健康的人际交往观念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实践能力带来削弱和伤害。 其次,是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障碍,主要表现为功利主义方式、实用主义方式以及网络交往空间中的虚拟方式。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又称目的论(teleology),认为行为的正确性与其增进的幸福成正比。功利主义者的行为规则以与霍布斯和洛克所持观点类似的关于人性的假设为基础。他们认定,所有人的本性都是相当一致的,我们都在进行着理性的计算。理性的个人首先是由人的自我利益,或者说自利心所推动,所有人都是追求快乐的动物。因此,人的行动就是个人寻求快乐、避免痛苦。他们认为社会不过是各个多样化、各自独立的部分——也就是构成社会的、原子式的个人的总和。[5]虽然功利主义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以自利为特征的功利主义作为人际交往基础,其必然会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怪圈,良好的人际关系难以维系。就实用主义交往方式而言,“实用主义之父”——威廉·詹姆士认为,其作为方法,它是一种普遍的心态。尼采认为,衡量真与假的判断标准,取决于有用性(utility)。真理既是有用的观念,便是实用主义的根本原则。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大学生以“是否有用”作为人际交往的根本原则的话,那么,中国自古以来的“仁”、“爱”文化将荡然无存,由价值观念的差异引发的人际冲突在所难免。而网络交往中的虚拟方式,虽然拓展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但对现实的人际交往也必然带来冲击。符号化交往所附带的虚假、虚伪等非道德,不负责任等行为容易使交往主体与现实交往所混淆,从而影响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心理,弱化道德自律,引发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