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政府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根据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在教育方针的提法上不尽相同,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始终如一地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即“德育首位”。之所以如此,笔者以为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有其客观发展的必然性,也是由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具体来讲,“德育首位”的客观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德育首位”正确地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而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首先考虑的是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总是要通过教育把本阶级的思想灌输给下一代,培养大批忠于自己的接班人,从而使得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每一个人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就这点而言,德育具有政治上的严肃性和法律上的强制性。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否接受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并不像接受一门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教育那样,尚有一个想不想、愿不愿、爱不爱的问题,而是一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是非接受不可的。只有重视和加强德育,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的政治方向和性质,培养出适合现实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今我国社会已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战线正在加快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教育改革的步伐。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德育,而是更需加强。因为这不仅是当今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内斗争的客观需要,也是党的基本路线和“三个面向”的本质要求。尽管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还存在着许多矛盾、斗争和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国际反动势力敌视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立场并没有改变。40多年来,他们亡我之心不死,采取多种手法,推行“和平演变”,叫嚣要“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新的世界战争”,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更是不遗余力的进行思想和政治渗透,企图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把中国纳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成为他们的附庸。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仍然存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长期的,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异常激烈。而高校又是他们进攻的重点,是这场无硝烟战争的前沿阵地。何况新一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的思想状况,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此,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时刻警惕西方反动势力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的阴谋,牢固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如一地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从反面告诉我们:放松德育,资产阶级自由化就会泛滥,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这个深刻教训值得我们永远记取。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不是两个中心,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工作同其他各项工作一样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高等学校来论,就是要坚持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到第一位,落实德育首位,使先进的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广大学生掌握,变成他们发奋学习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任何搞“可以冲击一切”的“突出政治论”和淡化、取消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的“改造论”都是错误的、有害的。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不仅为我国的建设和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也对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这就是:既不僵化,也不自由化。这是保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培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有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要有富民强国的过硬本领,要具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和文明健康的品德习惯。就“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而言,这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立足点,也是对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人生观方面提出的重要要求,是坚持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个面向”首先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就是要面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主动地适应它的需要,力求有效地为它服务。“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抓住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有利时机,迎接挑战,既善于学习外国一切好东西,并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又要能识别和抵制外国的一切坏的东西。“教育要面向未来”,就是说教育是为了未来的事业。我们现在培养的人才,不仅要为本世纪的四个现代化服务,而且要为下世纪前期的建设以至将来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作准备。总之,“三个面向”在思想品德方面,要求我们能够在我国对外日益开放、恢复行使香港主权和台湾回归祖国后的更加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并且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在文化知识方面,不仅要求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具有创新和发现的能力。这是很高的要求。要实现这些要求,首要的关键就在于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巩固德育的首要地位。 二、“德育首位”科学地揭示人才成长的规律性,提供了人才健康成长的内在原动力 美德出良才。优秀的思想品德是人才成长的根本保证。德是成就事业的原动力,事业上有伟大成就的人往往有很好的思想品德。从个人角度来看,一个人只有用进步思想和高尚的精神武装自己,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在推动集体前进、社会发展中求得自己的发展,并以自己的发展为社会进步不断做出贡献。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个人要在智力方面得到发展,也必须有健康的思想、高尚的精神、良好的情绪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克服种种困难的毅力等等。这一切都有赖于良好的德育教育和个人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如果忽视德育,放松思想品德修养,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复杂的现实生活面前就会变得鼠目寸光,心胸狭窄,处理不好公与私、集体与个人、学习和生活的关系,甚至充当错误思想的俘虏而走上歧途。正如李鹏总理在会见面向20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代表时指出的:“当然要重视知识的教育,但是如果培养出来的人,未来的青年,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话,就很难使他们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因此,德育在学校教育中,不能不占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