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和个人性功能是辩证统一的。其经济功能与政治功能也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强调一方,而偏废其他方面,必须辩证地理解德育的诸功能。 关键词 德育 功能 辩证关系 关于德育的功能,有人强调个人性功能,有人则强调社会性功能,有人侧重政治性功能,有人侧重经济性功能,本文就德育诸功能的关系进行辩证的探讨。 一、社会性功能和个人性功能 功能这一概念源于物理学,把它引用到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中来,有不同的理解和观点。我认为,所谓功能,就是一事物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教育功能,就是德育对受教育者个体和社会所起的作用。 关于教育和德育的功能,在理论上长期存在着争论,影响大的有两大派,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在于使人的本性或本能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这种个人本位论,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反对社会对人的摧残有进步意义,但若认为,教育的功能就是使人的本能得以完善的发展,可以不受社会制约,则是错误的,正如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时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历史证明,任何历史时期,人们都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办教育的。社会本位论认为,个人的发展要依赖于社会,教育除了社会目的之外,并无其它的目的,教育的结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来衡量。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是辩证的统一,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教育的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应是辩证的统一。马克思曾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他又曾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但教育离开了个体发展的功能,就无从反映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在德育理论界,往往把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对立起来,而不是辩证统一起来。近几年,在德育改革中,不断有人指责德育过分强调使人社会化,忽视了人的个性和独立性,于是有人提出,对原有的德育功能观来一个彻底的转变。彻底转变之一,就是“由社会性功能向个人性功能转变。”[2]我认为,这种把个性发展和个体社会化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提出德育功能彻底“由社会性功能向人性功能转变”是有害的。 德育的功能是由德育的本质和规律决定的。德育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本质是解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而提出的德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现有思想品德状况的矛盾,促进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和政治、道德的个体化与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化,使受教育者成为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成员。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个体化是有机的统一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社会化和个体化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因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个体的思想品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和表现。德育的实质是,使个体学会作人,具有人的本质,能正确处理一切社会关系。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和一定社会教育下形成和发展的。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化正是通过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化实现的。这两化正象走同一条路,往返有同一性。按个性及其形成来说,也是这样。个性是个体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有机整体。个体意识倾向,包括人的政治态度、道德信念、思想观点和理想等意识,都是社会化的结果;个体心理特征,包括气质、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是在各自生理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被社会化了。个性总是社会化了的个性,个体的社会化总带有各自的特征。社会化并不否定个性差异,社会化属于个性之中,是辩证的统一。因此,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是辩证统一的、把二者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二、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 建国以来,人们对德育政治功能的认识,摇摇摆摆,有时突出,有时忽视。“文革”前后,虽然十分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但没有正确地阐明它,往往和阶级斗争、政治运动划等号,甚至被说成无产阶级专政工具。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但对德育的政治性功能没有进行深入地讨论,便转到德育的经济性功能方面去了。近几年来,社会上不断有人指责德育功能政治化的倾向,要求淡化德育中的政治意识。有人说:“由于历史的以及哲学方法论的原因,我们过分强调了德育政治性功能,因此提出德育功能的又一个彻底转变就是:由政治性功能向生产性功能转变。”[3]这些观点,明显地反映了一些人要求德育脱离政治的倾向。 德育果真能脱离政治吗?不能。德育培养的思想品德是道德品质、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当然不能政治化。如果政治化了,就会取消或消弱其它方面的功能。问题在于,对德育“政治化”的指责是否实际,实际上,改革开放十年,德育改革的主要问题不是政治化,恰恰相反,是德育中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正如邓小平同志1989年所说:“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不断指责所谓的“德育政治化”,只能说明他们以此为借口,要求淡化德育中的政治意识,继续消弱德育的政治功能。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理论上的摇摆,造成了实践上的动荡,导致青年学生在政治上的无知和糊涂。1989年的动乱就是有力的佐证。 在阶级斗争存在的社会里,德育的政治性功能不能淡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虽然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但由于国际影响和国内的因素,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这种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和斗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将长期存在,决不能放松警惕。”但防止和平演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是百年大计:其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防止“和平演变”的根本措施。列宁早就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的东西。”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说:“我国经济发展慢了,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国家制度的长治久安都会遇到极大困难。”从这个意义上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经济方面的政治。其二、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帝国主义推行和平演变的主要手段是意识形态渗透。渗透和反渗透是国际上的阶级斗争,又同国内阶级斗争相联系。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对立将长期存在,是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集中表现。因此,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治教育是阶级斗争方面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政治和阶级斗争的政治,不是对立的,是辩证统一的,统一在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因此,德育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也是辩证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