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心愿。本文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科学分析,并对症下药,提出了教育对策。 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发展,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的强大影响,特别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学校和家庭教育等密切相关。那么,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有哪些影响?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教育对策来消除其消极影响?本文试作一些粗浅探讨。 一、青少年受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影响的行为表现 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影响着青少年稚嫩而脆弱的心灵。他们不去分析文化素质对事业的成功、开拓与发展的更深层意义,而是只简单地看到个体户大把大把地挣钱。金钱的诱惑与干扰,使他们萌生了厌学情绪,于是经常迟到、旷课,有的中途弃学经商;有的逛商店、玩游戏机、吃喝玩乐;有的吸烟酗酒、聚众赌博、谈情说爱、放荡不羁;有的甚至离家出走,与社会上一些流氓拉帮结伙,打架斗殴,走上行骗、偷盗、卖淫、抢劫、行凶的犯罪道路。 二、青少年受社会环境不良影响的原因 目前,我国青少年受社会环境不良因素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原因主要有: (一)外部原因 1.社会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国际间的经济贸易、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交流日渐增多,旅游事业也有较大发展,这对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一些不法分子乘开放之机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生活方式,随着大量的有用信息,芳泽杂糅一起传播进来,特别是那些黄色下流的书刊、淫秽图片、色情歌曲、低级庸俗的录像制品,对一些免疫力不强、意志薄弱、又缺乏分析和批判能力的青少年,其毒害是极其严重的。 2.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几乎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家中度过。青少年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庭中不良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1)过分溺爱,无限制地满足子女的各种欲望,无原则地袒护子女的过错,使孩子从小就养成唯我独尊、唯我独优、贪图享受、自私自利、骄横任性的不良习气;(2)家庭成员中有不良作风。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师,是子女学习的第一对象。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然而,有些家长不注意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全家在一起言不及义,赌博酗酒,天长日久污染了孩子纯洁的心灵;(3)父母离异,家庭残缺,孩子心灵有创伤而又无人管教。这类家庭的青少年常因得不到家庭温暖而离家出走到处流浪。而他们在向外界寻找温暖和爱的慰藉中,容易交上不三不四的朋友,沾染上坏习性;(4)对子女教育简单粗暴,不讲道理,非打即骂,使得一些孩子为了摆脱父母的棍棒与谴责,只好远离家庭,流落社会。 3.学校因素 从广义的社会环境来说,学校是社会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诸因素、诸关系的缩影。当前,学校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因素有:(1)教育措施不力,方法不当,使某些学生过错行为屡禁不止。例如,黄色淫秽书刊在部分学校学生中偷偷流传,早恋现象较为普遍,而学校没有采取行之有效对策,不是去积极疏导,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动辄训斥,甚至变相体罚,不但收不到教育效果;反而引起学生逆反心理,对教师产生冷漠、疏远、抗拒,甚至敌对憎恨情绪。有的学校对学生中发生的过错行为,不是一抓到底,采取治病救人的认真负责态度,而是只求助于行政处罚,用记过、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手段,把矛盾推向社会,致使一些学生流落到社会上,成为违法犯罪的“后备军”。(2)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不端正,片面抓智育,忽视德育。严重的升学压力,题海战术,频繁考试,使学生因学习负担过重,而产生心理紧张,情绪波动。久而久之,可能出现心理异常,尤其是一旦高考落榜,焦虑、恐慌、迷惘等心理障碍便会纷至沓来,甚至出现出走、轻生等念头。(3)对后进学生任其自流,不问不管,或则讽刺挖苦,甚至打骂体罚,使学生失去自尊心、自信心,自暴自弃,破罐破摔。 (二)内部原因 青少年心理变化是内外因素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产物。但社会环境不论多么重要,只是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主体的内化才能起作用。 1.生理因素 青少年正处在性觉醒和性成熟时期。性激素分泌增多,性机能很快发展起来。他们起初感到惊奇、恐惧和害羞。当他们对这种变化有了初步认识后,就会对异性产生特殊的好感和好奇心,早恋现象也就会随之出现。如果不及时对他们进行性知识教育,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转换他们对性的注意力,就会在外界不良诱因影响下,可能会采取非法手段或越轨行为以求取性欲的满足。 2.心理因素 青少年行为过错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作用于主体,并在主体内部消极心理因素积极驱动下而形成的。 青少年处在成熟、半成熟时期,又是处在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因此,他们开始追求人生的理想,憧憬美好的未来,广泛交朋结友,自我意识增强,评价能力有了发展,渴求需要得到满足,不希望家长和教师干涉他们的隐私和自由。但是,青少年是“感情风暴期”,情绪两级化表现特别明显,当他们的需要和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在不良动机的驱使下,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利益发生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会使内心产生强烈的不满、烦闷、厌恶、轻蔑等消极情绪,在行为上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