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08)04-0001-04 新时期是对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历史时期的一个总称。十年“文革”时期,极“左”思潮横行,文艺被当成政治的附庸和婢女,说成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把“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推到了极端。新时期的开始,意味着对此前十年“文革”时期的一次告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在这种情况下,文艺界和其他各界一样进行了反思和重建,经过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终于迎来了文学理论发展的最好时期。 从20世纪初到本世纪初,文学理论发展的最好时期有两个。一个是20世纪初30年,以王国维、梁启超和鲁迅为代表,以五四前后文艺思想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为重点,文论处于现代化的草创时期;一个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现在的30年,文学理论在新的形势下又进行了“当代转型”。这两个时期的共同特点是学术话语开始专业化、学术化,并且都注重从古代和西方两个方向上实现文论的现代转化和中国转化。从现在这个基点看来,新时期以来的文论30年虽说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但成绩却是非常显著的,可以说实现了文学理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当代转型。这个“当代转型”可以概括为对话化、学术化和常态化的三个“转变”,即从一家“专政”式的独语,转变为“百家争鸣”式的对话;从政治话语转变为学科的学术话语;从非常态的中心话语转变为自主发展的常态话语。这是对新时期以来的文论当代转型的总体把握。 下面笔者尝试勾勒这30年文论发展的轨迹。从总体上把握,可以把这30年文论的发展轨迹粗略概括为:从审美论,到语言论,再到文化论。 首先是审美论。20世纪70年代末到整个80年代以至90年代中期,文学理论的主流是审美论。虽然就人文学界和人文学科的总体状况而言,美学中的人性论、主体论思想一度流行,并且声势浩大,但从内在学理而言,文论学科中的审美论则获得更为稳健和长足的发展。审美论作为80年代文论建设的主流,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对长期以来文论思想过于政治化、机械化的反拨和调整。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对苏联文论体系的教条化接受,更由于历史传统的惯性和政治化的思维定式,文学理论长期中心化、政治化,成为政治斗争和运动的工具,成为政治政策的附庸。80年代初中期,全国掀起了美学热,以审美的观点来解说文学,成为流行的趋势。马克思关于“艺术”掌握世界的思想也给大家以启发。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感悟”和“妙悟”理论也成为一种思考的资源。前苏联美学论争中的审美学派的研究思路是我们的借鉴。“形象思维”问题和“共同美”的讨论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文学的审美论、审美属性论、审美特征开始出现。 以审美论为核心的种种观点其实是对长期以来的哲学认识论的文学本质论的反拨和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观点是“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的反映”,这是从哲学认识论出发的文学本质论:文学是一种认识,形象性就是文学的本质特征。人们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建设,强调文学作为一种无法替代的意识形态,它应该首先在对象和内容上具有自己的特点。人们也认识到,只有综合哲学认识论、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的方法,从创作的客体与主体、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角度入手,对文学的特征进行把握,才能发现文学的本质。 由此终于形成了多数人可以接受的“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的观点。“文学艺术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的反映”的说法,确认了文学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应有的独立品格与自身规律。文学的“审美”论消解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公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可以说,正是由于克服了文学本质的政治“从属论”和“工具论”,文学的审美本性得到了澄清,文学理论经过很长的发展过程,才获得了自己的学科意识,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这个意义上说,审美意识形态论、审美反映论是新时期以来文论发展的最大成果之一。 其次是语言论。应该看到,文学是一种广延性极强的事物。继20世纪70年代末“共同美”问题、“形象思维”问题和“人性论”问题以及80年代初中期文学的审美本质等理论观念的反思后,80年代中后期,文学理论问题的讨论深入到文学的许多具体层面。其中比较重要的讨论有:1984年开始的“性格二重组合原理”的讨论、1984年开始的文学新“方法论”问题的讨论、1985年开始的“文学主体性”问题的讨论、1986年前后开始的文体和文学语言的讨论。可以看到,讨论的问题正在一步步深入。同时,80年代以来的文论界也发现,把文学规定为“审美”还是太狭隘,不能揭示文学全部版图的种种景观。文学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求由基本的理论观念问题(针对“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公式)转入到文学作品的形象的层面(针对艺术形象单调干瘪的格局),再转到文学创作的主体问题(针对过分强调客观生活对创作的作用),最终深入到作为真正的文学根本或曰实体论或曰本体论的文体和文学语言问题(针对文学语言只是形式的理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正式步入市场经济轨道,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而社会问题也进一步呈现出来。在文学创作方面,文学形式的探索方兴未艾。作为理论对变化了的现实的回应,文艺学形成进一步开放的态势,文艺学研究的资源进一步得到开发,如当时学者们所说,中国当代文论建设面对四种资源:马克思主义文论资源、中国古代文论资源、西方古代和当代文论资源、中国五四以来文论新传统所形成的资源;文艺学研究的视角进一步开放,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文艺人类学、文艺符号学、文艺解释学、文艺文体学、文艺叙事学、文艺语言学、比较文论、文艺文化学等各种视角的研究都有人在尝试,也都获得了不少成果;文学观念进一步多样化,每一种视角的背后几乎都存在一种文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