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8)03-0156-06 与工业社会中大多数劳力从事摄取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的工作不同,后工业社会中服务行业成为支柱产业,信息技术成为各组织内部掌握权力的源泉和标志——技术不再与主体保持主客体关系,它已发展成为空前独立的自主系统,支配着政治、经济与日常生活,成为后工业社会的新意识形态。然而,正在完成工业化的中国却并不完全具备滋生后工业文化的温床,因此,后工业文化更多地是以一种大文化背景、文化情绪的方式影响着中国文化,它是中国与当代西方后工业社会在共时状态下的文化遭遇。① 一、新意识形态的弥散:媒体技术本体化与视觉文化审美化 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人类文化的存在形态造成了巨大冲击,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方式乃至人的思维和知觉方式正经历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德国文化理论家弗利德里希·基特勒在其专著《记录系统》中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媒体形式的变化是人类文化变迁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基本动力。电子信息技术的完善和因特网的出现,带来了人类文化形态的“哥白尼式的转折”,标志着“文字文化最终丧失支配地位并可能退出历史舞台”进程的开始。②在电子时代,文字日益失去其优先地位,电视屏幕和电脑网络逐渐取代书本,成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体,改变了人的知觉、思维、行为和认识方式,它的全面普及和运用,将导致以文字为基本媒介的文化形态让位于以图像为基本形态的视觉文化。 美国文化理论家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指出:“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③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视觉文化及视觉文化传播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重要的文化现象。“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④视觉文化成为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在青少年中制造大批崇拜者,特别在思维方式上,它更多地回归到以直观、个别、具体、经验和象征为特征的审美意识中,很容易把观众带入虚拟故事人物的生活和命运之中。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认为,消费是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动力,“以符号与影像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消费,引起了艺术与生活,学术与通俗,文化与政治,神圣与世俗的消解,也产生了符号生产者、文化媒介人等文化资本家”。⑤ 当代影视、摄影、广告的图像泛滥所形成的“视觉文化转向”,提供给大众的视觉形象是无限复制的影像产物,从而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形成包围。这些复制品由于与原有的模仿对象发生了疏离,所以就成为一种失去摹本的仿真式“类像”(Simulacrum)。它虽然最初能“反映基本现实”,但是进而又会“掩饰和歪曲基本现实”,最终“掩盖基本现实的缺场”,不再与任何事实发生联系。这种“类像”创造出一种“第二自然”,大众沉溺其中时看到的不是现实自身,而只是脱离现实的“类像文化”。因此,“类像”世界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被销蚀了,“类像”已经内化为大众自我经验的一部分,使幻觉与现实混淆起来;“虚拟真实”与“实存真实”区分的抹平,带来的正是一种“超真实”的镜像效果。⑥这种“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即由审美泛化带来的文化状态,被波德里亚形容为“超美学”(Transaesthetics),意思是艺术形式已经渗透到一切对象之中,所有的事物都变成了“美学符号”。他认为,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事务或者平庸的现实,都可归于艺术之记号下,从而都可以成为审美的。现实的终结和艺术的终结,使我们跨进了一种超现实状态:超现实主义的东西就是今天的现实本身。超现实主义的秘密,是最平庸的现实也可能变成超现实的,但只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才与艺术和想象相联系。今天是平凡普通的整体性现实——政治的、社会的、历史的和经济的——从现在开始,已经结合进了超现实主义的仿真维度。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都已经为现实的审美光环所笼罩。因为虚饰成了现实的核心,所以艺术就无处不在。之所以说艺术死了,不仅是因为对艺术卓越超凡的批评已经消逝,而且还是因为现实本身已经完全为一种与自己的结构无法分离的审美所浸润,现实已经与他的影响混淆在一起。这个后现代仿真的年代,思想精英们的位置和权利被颠覆了,人们宁可信任自己或者信任消费符号。失落由此产生,继而谋求政治跃进,产生诋毁、作秀甚至丧失人格。⑦对波德里亚来说,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高悬于现实之上的精致的精神活动,它进入了无所不在的广泛领域,因而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事务或者平庸的现实都可归于艺术符号下从而成为审美的。 当代英国社会学家斯科特·拉什(Scott Lash)提出了“消解分化”(de-differentiation)概念,它意味着“即时体验”或理解为“即时审美”(instatiantion)。拉什颠倒了韦伯与哈贝马斯所指的文化分化过程,即审美形式从真实世界中分化出来(成为艺术)的过程。他坚持认为,通过具体的意指体系来表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形式,是后现代主义之核心;日常生活的审美总体必然推翻艺术、审美感觉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藩篱。经典美学一贯强调“距离产生美”,但“即时体验”要求消解距离,正如迈克·费瑟斯通所说:“距离消解(de-distantiation)有益于对那些被置于常规的审美对象之外的物体与体验进行观察。这种审美方式表明了与客体的直接融合,通过表达欲望来投入到直接的体验之中。”斯科特·拉什还在《话语还是形象?作为一种“意指统治”的后现代主义》中指出,构成后现代文化影像的一系列特征是:对初级过程(欲望)而不是对次级过程(自我)的强调,对形象而不是对语词的强调,对对象的审美沉浸与欲望投射的强调等等。⑧拉什还进一步指出,影像不同于语言,它基于人们的感觉记忆,运用的是人们的无意识中的东西,并不像语言那样,按照某种系统性规则而构建出某种结构。实际上,拉什暗示了电影、电视及广告中的影像是人们消费梦想、欲望与快感的最好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