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一个底线要求,也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首先要抓住的基础一环。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弄清楚顺应世界发展趋势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不能因为经济全球化乃至众说纷纭、意见迥异的所谓“全球化”的种种看法而模糊甚至动摇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代并进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人才、资金、原料、信息等资源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流动,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文明成果的共享。我国作为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应当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去,努力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又好又快地实现我国的发展,从而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的民族国家的国家观念、主权观念、安全观念、地域观念等产生了巨大冲击,使以民族国家意识、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意识以及民族精神文化意识为基础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一些师生对要不要进行和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出现了种种疑惑。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是否还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否已经过时,是否要提出培养世界公民,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问题,已经成为萦绕在人们头脑中的时代性课题。 中华民族素有“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涌现出屈原、苏武、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一大批杰出的爱国者。近现代的中国历史,更是一部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国家独立和挽救民族危亡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丽的爱国主义史诗。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当前,要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增强综合国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爱国主义教育是形势使然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要削弱或消解爱国主义教育。恰恰相反,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得到重视和加强。 第一,经济全球化只是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概括。至于世界政治、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则由于其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无法用“全球化”概括。因此,所谓“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说法是缺乏理论依据和现实根据的。 第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产生和发展,其主导力量一直是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并不是要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推动全球化。这些国家正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谋求自身利益的实现,并且认识到这种自身利益的实现愈来愈同其他国家特别是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具有相关性,因此才发起和参与制订世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推进经济全球化。所以,WTO的出现和发展并没有消除国家和民族利益之间的界限,恰好相反的是,参与其中的国家无一不对本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给予高度关注,并且竭力使之得到维护和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非但不能式微和取消,而应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CFP供图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发达国家既占有“游戏规则制订者”的优势,又占有经济发展水平高、起点高的优势,因此表面上的公平和正义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公平和不正义。加入WTO的发展中国家,本来就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如果不积极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奋力改变这种状况,就会在竞争中更加失势,甚至很有可能会被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所吞没。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非但不能式微和取消,而应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入WTO既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为了推进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发展,只有同时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和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公平和正义,才能兴利除弊,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更好、更快地发展自己,并且对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应该培养世界公民。言外之意是,爱国主义教育已经陈腐和过时了。这种观点是一种脱离实际、有碍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错误观点。 首先,且不说“现在已进入全球化时代”这种提法是否科学,只从当今世界的实际来看,一个基本的现实是主权国家依然存在,世界远未实现大同,主权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行为主体,没有任何国籍的“世界公民”是不存在的。 其次,人们常说“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其实科学也并非都没有国界,世界公认的一些基础科学技术确实是没有国界的,但一些尖端科学技术开始时不但是有国界的而且是有“场”界的。至于社会科学,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在不同国家则表现为更加不同的状况。因此,科学家首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服务,这是毫无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