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德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人作为人的最本质的特征,正如冯契先生所说: “人性就是由天性发展为德性。”①德性标志着一个人在任何情境中都能表现出来的尊严、价值和品质,显示了人的道德自律主体地位,表明人具有履行道德义务和承担道德责任的能力。培根曾说,善的德性是人类一切精神品性中最伟大的品性。 德性本质上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获得性的品格。青少年的德性形成需要合理有效的教育和塑造。古希腊哲人指出: “优秀的天性若得不到适当的教养,则所产生的结果愈坏,大奸大恶的事迹从不出自庸才。”②著名伦理学家麦金太尔也认为: “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③他强调德性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是一个人人生实践和人生修养的产物。中国伦理文化中也有“性非教化不成”④的说法,强调后天教化的重要性。 德性需要培育。培育德性的活动即德育。德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一门人文色彩很浓的学科,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德育人文关怀的指向是培养和塑造具有德性的人,或者说是具有德性人格的人。德是对道之自得、自适,逐步涵厚其心,与道俱化,这也是德育的最根本含义,它是一种上进、上升的过程。 《说文解字》释德为“升也”,最得其意。德育人文关怀的目的是使人对自然本能取得距离,从而使人心获得一个可以无穷发展的空间,可以不从属于物欲,而是超越物欲变得自主。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获得对人情、理义普遍尺度的恰当感觉,从而使心灵得以涵容和化通。以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德性养成,建构完美的德性人格,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洁的表述,也是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德性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人格的发展、完善。德育人文关怀对于青少年德性的培育,核心是指涉青少年个体心灵的转变,使其心灵受到来自教育者富于某种伦理关切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引导与塑造,潜移默化,习与性成, “使人心与所教之事相融相洽,由此使心灵得以转变并被充实提升,即个体能认识到善(好)的价值的优越性,把它整合为自己的本质,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⑤。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德育人文关怀对青少年德性养成主要可发挥重要作用。 一、培养道德情感 人的德性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人的一种综合心理品质,其实质表现为一个人对道德的信念,即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和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和正义性的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强烈道德责任感,它是深刻的道德认识、炽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研究表明,在组成道德信念的几个基本要素中惟有道德情感最具粘合力。虽然一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意志之间也有相互联系和促进的一面,但单靠道德认知的促动,道德意志的产生仍缺乏足够的力度,而有了道德情感的参与,就等于增加了一个新的心理动力和中介环节。有了道德情感这个动力性中介,道德认知和道德意志之间的结合才变得更加紧密,道德意志才能变成“自由意志”,道德信念才能真正得以建立。信念是人对某种现实或观念抱有深刻信任感的精神状态,它既不是经验基础上的将信将疑,也不是建立在逻辑分析基础上的“不得不信”,而是基于情感的无条件笃信。要建立这样的信念,单靠掌握一些道德知识,理解一些道德规范是远远不够的。英国教育哲学家彼得斯认为:一个人接受道德原理是在具体的社会情景中亲自体验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有一个强烈的个人动机去寻找这些道德原理所要求或所规定的东西。⑥而“强烈的个人动机”往往表现为人的道德情感。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⑦列宁也指出: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⑧ 道德情感体现了人的深刻性和丰富性。“道德不是一种物质存在,而是一种精神存在,它的内容包括情感。如良心、义务、荣誉、幸福、正义、节操等都是内含着情感的复杂整合。”⑨富有道德情感的人,才有可能体验道德的快乐与幸福。美国思想家宾克莱在论述海德格尔关于情感是把握世界的绝对方式时说: “海德格尔主张,我们对世界的知觉,首先是由情感和情绪揭开的,并不是靠概念。”⑩基尔克戈尔也认为,只有融合于生活的情感体验才是正确理解对象和自我的唯一方式,只有情感体验才能揭示主观性真理。(11) 青少年的道德情感是影响其道德认知内化,并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关键因素。道德认知能够让青少年明察何者为善、何者为恶,正确地进行善恶价值判断,而道德情感则使他们能够将善恶的理论认识转化为或喜或怒、或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转化为内在的心灵感受。情感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和强烈的制导功能,它一经形成便努力地将主体的理性思维拉向自己的目标。如果缺乏这种道德情感,就无法产生行动的动力。比如,一个青少年如果没有对祖国深厚的情感,就不会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行动;没有对父母、师长的热爱,就不会有尊敬父母、师长的品德。在现实生活中,罪恶行为的产生,常常并非是因为对道德的无知,而是因为对人的无情。明知善与恶、是与非,却不能从善如流、嫉恶如仇。事实证明,外在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知识,如果不被青少年的心灵所感受、情感所认同,将会是一纸空文。也就是说,道德知识如果没有青少年道德情感的润泽,就无法注入其心灵内化为德性,更谈不上外化为德行。正所谓“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