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59(2007)06-0210-04 态度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甚至有人把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态度的科学,美国心理学家墨菲就曾指出:“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中,也许没有一个概念所处的位置比态度更接近中心。”[1]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界对态度及其改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形成了诸多理论流派,影响比较大的有勒温的参与改变理论、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凯尔曼的态度变化阶段论、海德的平衡理论等。关于态度概念的界定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一是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他的定义受行为主义影响,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二是克瑞奇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他的定义忽略过去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三是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构成的心理倾向。他的定义吸收了认知论和学习论的要素,强调了态度的构成及特性,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解释,在这里我们采用弗里德曼对态度的界定。 在弗里德曼的定义中,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其中认知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态度的核心和关键,行为倾向是情感所导致的结果。认知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等;行为倾向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体需要而产生的指导性心理体验,在性质上,这种心理体验可分为积极的、肯定性的和消极的、否定性的两个方面。与此相适应,情感也有肯定性与否定性之分。当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及其属性一致,两者处于肯定关系时,就会产生喜悦、高兴、快乐等积极性情感;当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及其属性不一致,两者处于否定关系时,就会出现失望、不快、悲伤与愤怒等消极性情感。在态度形成和改变过程中,积极的情感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倾向产生积极的作用,消极的情感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倾向产生消极的影响。 态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旦形成不会轻易发生改变。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个体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或者因行为改变时可以引起相应的变化。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德等人认为,说服是引起人的态度改变的有效途径,即通过给予一定诉求,引导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趋向于劝说者的预定方向。他把说服看做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并基于此于1959年提出了一个标准的说服模型。在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中,说服者、说服对象、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态度改变所关联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了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亦即构成了说服对象的态度对象。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指出,说服有态度改变和态度未变两种后果,而说服对象态度的改变与否与说服对象态度中的情感成分密切相关。 在态度改变的过程中,说服对象首先要学习信息的内容,在学习的基础上发生情感转移,把对一个事物的感情转移到与该事物有关的其他事物之上。当接收到的信息与原有的态度不一致时,他便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一致性机制便开始起作用。一致性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减轻这种紧张,其中反驳就是减轻这种紧张的有效方式之一。按照认知反应论的观点,人们在接收到来自他人的信息后会产生一系列的主动思考,这些反应进而决定个体对信息的整体反应。在这里,说服对象对这些信息以及说服者、说服对象的情感对态度的改变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说服对象对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景的情感是积极还是消极成为影响态度改变的关键要素。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普通心理学认为它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构成。与前文述及的态度的概念及构成成分作一下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品德与态度涉及的问题基本上是同质的,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是态度比品德所涉及的范围远远要大,前者包括对集体、他人和本人的态度,以及对劳动、学习和物品的态度等。这些态度有的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的不涉及社会道德规范。只有涉及道德规范部分的稳定的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二是二者价值(或行为规范)的内化程度不同。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可以从轻微持有和不稳定到受到高度评价且稳定之间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价值内化的由低到高的各级水平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但只有价值内化达到高级水平的态度,也就是价值标准在经过组织且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的稳定态度之后才能被称为品德。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态度与品德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或是说品德是一种特殊的态度即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态度。因而,社会心理学视野中的品德的生成与发展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态度改变的过程,道德教育就是由德育工作者在一定的德育情境中传递德育信息引导受教育者对待社会道德规范的态度的改变过程,德育工作者、德育信息和德育情境构成了受教育者的外在刺激或是态度改变的对象。与一般态度改变的内在机制相同的是,情感在品德的生成与发展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实效的高低取决于受教育者对德育工作者、德育信息和德育情境所持有的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在这里,我们无意夸大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而是说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理性教育必须与情感感化有机融合,才能够形成一种合力以对受教育者施加积极有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