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一种“有意思”的艺术形式,是作家用诗性智慧对天地自然和社会人生所进行的一种诗意探索。它既是人“诗意生存”理想和尺度的新探索,又是人“关心自我”方式的新表现。人在本质上是诗意的生存者,然而,他的现实生存却往往缺乏诗意,为了生存下去,他不得不在枯燥乏味的现实中摸爬滚打,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他又时时在追求“有意思”的生活,所以,他要创立节日,要对人生最重要的关节点进行纪念和庆祝。节日是人生的一种艺术,艺术是人生的另一种节日,这种节日是对现实节日的再探索,再发现,由此为人类寻找一种更加诗意的生活方式,对人生进行更进一步的关怀、呵护。 艾布拉姆斯说:“一个有待探讨的领域,假如没有先在概念作框架,没有达意的术语来把握它,那么这个领域对于探索者来说就是不完善的——它或者是一片空档,或者是一片浑浊,使人无从下手。我们常用的补救手法,就是寻觅一些物体,以其类似的特性来了解新的领域中感觉不明显的方面,以较为熟悉的事物来说明相对陌生的事物,借有形的事物来论述无形的事物。”① 人最熟悉的就是人自身,所以从原始时代起,人就采用以自己为中心,以己拟人、以己拟物的诗意方式,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姿态对象化,让外物都打上人的形象、心理和行为的烙印,这种诗性智慧坚信天地自然和社会人生中普遍存在着相似性,坚持用类比思维进行诗意创造。客观地说,近距离审视,自然界不存在两片相同的树叶,人群中没有两张完全相同的脸面。远距离观察,不但自然内部、社会内部存在大量的相似现象,而且自然和社会这两种不同领域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形体相似、结构相似、动态相似、功能相似,这就给人类的诗性智慧以比喻和类推为主要手段去探讨自然奥秘及人生难题打下了广泛的基础,更为人类诗意的描画自然及人生开拓了广阔的天地。这表明,人类在认识过程中运用类推的方式进行相似联想以拓宽自己的视域,在创造过程中运用相似想象来开拓新的境界,是既合理又有效的。 诗意的生存者和诗性的创造者常常利用人与天地自然中的各种事物的形体相似、结构相似、动态相似、功能相似,把天地自然和社会人生中不同的领域沟通起来,使不同类型的诗意信息经过摩擦碰撞融合成为一个张力结构,从而突破僵硬的理性思路,走向创造的新天地。审美意境的展开,文学“意思”的形成都要借助创作主体诗意的相似联想和相似想象能力的运用。以此推论,文学探索就是一种用诗性智慧进行的“有意思”的形式探索,文学创造就是一种“有意思”的形式创造。 亚里士多德首创潜能性与实现性原理,认为质料只具有潜能性,形式才是对于潜能的具体实现。质料加上一个形式才能成为一个现实的东西,因此,形式就是物的现实性,没有形式的地方什么也不是。换句话说,哪里有形式哪里才有现实性,才实现成为一个具体的东西,才能说这“是”什么。没有形式就不能成为一个东西,就不能讲“是”,更不能讲是什么。尼采对这一原理进行发挥,他指出,艺术家和古代大师与现代人不同,他们热爱形式,充分肯定形式本身所具有的能够让人眼睛“过年”的意义和价值。现代人只把形式当作手段和工具,他热爱形式只是为了形式所表达的那个东西,一旦得到形式所表达的东西,马上就会忘掉形式。这是现代人诗性智慧式微的标志。古代大师则只用自己的眼睛与形式发生关系。海德格尔指出:“形式,它是具有包围作用的界限和边界,它把某个存在者带入他所是的东西之中,使得这个东西站立于自身,刺激形态。如此这般站立者乃是存在者自行显示而成的那个东西,即它的外观,通过这个外观并且在这个外观中,存在者走出来,表现出来,敞开自身,自行闪烁……”② 这就使存在者本身的诗意潜能得以实现,将存在本身的完满和充实首次被植入敞开域中,这就是对存在进行肯定和祝福,让存在进入节庆状态。所以,今天真正的艺术鉴赏家和批评家们都有一个共识,单纯品评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就等于品评人生经验,只有对于实现了艺术潜能的内容——“有意思”形式的品评,才算真正的艺术品评。把这一理论运用到文学领域,我们要说,文学不是具体存在的生活,也不是现实发生的人的情感,而是“有意思”的生活形式,或者是“有意思”的情感形式。当作者发挥诗性智慧用一种形式去模铸某种值得纪念或庆祝的生活或者情感时,就对这种生活或者情感进行了一种诗意的创造,将其诗意的潜能变成为现实,就使其变成为一篇“有意思”的文学作品。 “有意思”的文学作品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此过程,我们想借用阿瑞提的艺术创造理论来描述。阿瑞提指出,人的艺术创造具有三个基本的样式:第一个样式叫接近样式。在一起体验到的感觉材料由于互相接近而在有机体中产生单一的效果,那么它们就易于同时被再次体验到。第二种样式是相似样式。如果两种心理表现彼此相似,那么其中一个的发生就有助于引起另一个的发生。第三种操作样式是局部代表整体。对于局部的知觉使有机体产生一种相等于整体知觉的效果。第一种样式从世界的多样性中抽象出统一体和种类。第二种样式从各种不同的统一体之间抽象出相似性。第三种样式从已知当中抽象出(也就是推断出)未知;抽象过程导致了符号化过程。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