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07)08—067—070 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注重维护没有个体独立性的、存在于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中的整体,它所要反对和抑制的是个人对这种整体主义的反叛和破坏。这在一定时期里对社会的稳定和整合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道德教育重原则灌输,轻品德培养,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内心产生对道德目标的排斥;道德教育重强制性的知识记忆,强调受教育者建立完整的道德知识体系,忽视人的情感体验,忽视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践行,导致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知识的储存器,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脱节;忽视底线道德建设和普遍价值的探寻,道德教育重抽象的道德原则,轻人格教育,道德教育过多的渗入了政治色彩,而最基本的品德素质的培养却不被重视,所以那些不讲信用、不讲良心、不讲气节、不知廉耻、不知理想人格甚至不讲公德的道德失范现象的屡屡发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道德教育要想走出传统的模式,走出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误区,就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中形而上的层面作出必要的反思。当前的道德教育应以现代化、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为立足点,以对传统教育的反思为基础,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为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笔者认为当前的道德教育改革中在指导理念上应着力于以下几个转变。 “无人化”—“真人化” “所谓道德和道德教育中的‘无人化’现象,是指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不是从人本身、从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出发的,而是把道德作为一种力量,强调它对人的约束、强调道德教育对人的驯化以使人无条件地机械地按照道德规则办事,人在道德面前是被动服从的。”[1](P158) 道德教育“无人化”使道德和道德教育偏离了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宗旨,蜕变为压抑人、异化人的力量。在“无人化”的观念支配下,道德就变成了控制人、奴役人的力量。迄今为止,道德和道德教育中的“无人化”现象依然严重,这既不符合现代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以人为本观念的大趋势,也不符合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本体性特征,成为阻碍现代道德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无人化”的道德和道德教育与传统社会中落后保守的社会制度相适应,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秩序在中国的逐步确立,“无人化”的道德观和教育观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现代和谐社会要求以人为本,要求培育自主性人格和独创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能否以人为本成为区分现代和传统的一个重要标志。“无人化”的道德教育观既不符合教育的内在要求,也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我们应当承认:“这种教育模式因其忽视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事实,忽视道德教育之固有的主体性本质,以及忽视现代社会对自主性和创造精神的呼唤,而在解释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解决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冲突面前日显苍白,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2] 道德教育要实现改革和创新,就要实现“真人化”,使道德为人而存在真正成为人的道德。弗兰克纳认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不要忘记,道德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3](P247) 道德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个过程,是人进入更为美好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方式,成就更具德性的人是其最终目的。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应以具体的道德实践为手段,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培养自觉的道德主体一“真人化”为目标。道德教育要把人当作道德主体的人来培养,提升人的道德人格,促进人的德性发展。 “真人化”的道德教育就意味着要以人为本,意味着学校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在重新审视自我的同时要真正把人、把学生的发展置于道德教育中的核心的、本体性的地位。“真人化”的道德教育注重人格培养,因为人格是为人的基本资格,拥有“真人化”的人格是立人之本。一个人应当懂得自尊、自重、自爱,对善恶、是非、真假等应能作出基本的价值选择,并以正确的价值观念规范自我,使自己活得更有尊严、更有人性。在道德教育的方式上,要反对道德灌输,充分突出主体性。强制性的灌输无视道德主体的个性和自由,因而不能有效地促进道德主体的发展,导致“无人化”。简言之,“真人化”就是要在道德教育中,以促进学生道德之发展、道德生活之完满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对道德的批判、选择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体验、实践道德生活为己任,以人对人的方式—对话、关切等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以人为本是目前的道德教育、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要求,是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必然抉择。 “理想化”—“生活化” 道德教育的理想化就是用理想主义的目光来看待道德教育的一切,认为道德教育应该达到也能够达到理想的境地,从而表现为对生活现实的脱离,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空想。它在现实生活之外预设了一个完美的道德世界,认为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值得人去追求的,从而面向这样的世界来培养完美的人格是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它只是一味停留在自己凭主观愿望设定的圈子里,以此来指导道德教育的实践。这样,道德教育过程在本质上就变成了理想主义的行动和乌托邦式的实践,而欠缺现实可能性的考虑。它无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年龄特征,从而使道德教育脱离学生自身的生活。在培养目标上,它要培养的是那种毫无瑕疵人格的“圣人”,而不顾及这种人格的实现是否可能和必要。在内容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向学生传授的大多是一些美丽但空洞且华而不实的大道理,这些大道理往往脱离现实的生活基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不仅难以理解,而且很难落实到具体的行为实践中去。 从道德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主体在与周围环境,即与人交往的生活实践中主动构建起来的。“道德领域是在生活早期,通过儿童与其他人交往中普遍而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经验而构建起来的。”[5](P264) 陶行知先生也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6](P390) 可见,道德与生活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使道德教育实现“生活化”成为可能也成为必要。也正因为如此,“道德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7](P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