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7)06—0081—06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本质联系的认识日益深化,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且,随着现代社会条件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在内容和领域方面有了许多新的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发展的依据 1.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发展的理论依据。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1] 同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人的发展问题与社会发展进程统一起来,在描述未来理想社会形态时指出,共产主义将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P649)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我们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3](P179) 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体现了对个人发展目标的尊重和重视,而且要求人的素质和能力、人的需要、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开发。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讲,就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开发功能。 第二,精神与物质转化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与精神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P9) 毛泽东进一步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5](P321) “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5](P320) 邓小平则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揭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互为条件、相互转化的理论。精神与物质转化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个体的物质利益,开发对个体的经济、业务、管理、科技等物质层面的价值提供了依据。 第三,学习化社会理论。学习化社会理论是在终身教育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据此,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曾明确地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学习化社会至少应包括学习和受教育的平等性、教育的全社会性、学习的终身性、学习的主体性等基本特征。学习化社会的现代教育理念给教育领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其主要特点就是要求激发和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增强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四,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因无节制经济增长而造成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进而遭受其制约的反思。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上,将其确立为人类社会的共同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就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它反映了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一种内在的积极的联系。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现代社会提供了解释社会活动、人际关系、风俗习惯,规范人们相互之间及对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各种行为的一整套新的观念,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个体价值提供了新的视域。它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向环境领域,增强个体的环境意识与资源意识;另一方面,要增强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发展的实践基础。 第一,社会多样化的要求。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的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社会生活基本上处于单一的样态。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样化经济格局。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的多样化格局必然造成利益主体的分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多样化。江泽民同志曾把它概括为“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3](P59) “四个多样化”的出现,一方面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带来多样性和差异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另一方面,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带来冲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好对个体价值选择的主导和扶正作用。 第二,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的要求。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从总体上处于一种封闭与半封闭的状态,基本上没有国外各种学派、思潮、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各种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排斥性,意识形态领域具有鲜明的一元化特点。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之后,改变了我国社会封闭与半封闭的状态。在开放环境中,不仅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而且国外的各种理论、思潮、生活方式也蜂拥而至,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相对封闭、单一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出现了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发展局面。在过去意识形态领域一元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主要体现在一元导向方面,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时代,则要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价值选择的主导作用,实现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