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汪利 症结之一:以稳定求发展的意识取代着眼发展抓稳定的理念。从调查看,当前在一些党委领导和政治干部的潜意识中,“两防”逐步由工作底线上升为硬标准,不是中心但占据中心。一些师旅团领导反映,“怕出事”就像压在头上的一座大山,整天提心吊胆,根本没有更多精力思考单位如何发展。这种思想倾向,恰恰是导致发展这一硬道理,在一些党委领导和政治干部中硬不起来的致命因素。尽管各级从发展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角度出发,也强调不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换取太平,但出了事仍是全盘否定。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影响发展、阻碍前进、违背规律,集中体现在“牺牲四个代价”上:一是稳字当头,以牺牲改革为代价。部队一些带根本性、方向性的改革创新举措,被淹没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导向中。比如,推行干部年轻化,这是党的几代领导核心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但为求稳定,该触及的矛盾回避了,该早下决心解决的问题又拖下来了,不敢打破僵局和牺牲局部利益。二是险不练兵,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一些作战部队的同志反映,现在军事训练的奖惩力度明显逊色于“两防”的“一票否决”,一旦出事故,要么给领导扣上渎职的帽子,要么就会摘掉单位先进的牌子。所以,不得不采取训练减项目、打靶减难度、演习减强度的办法保平安。三是死看死守,以牺牲官兵权益为代价。基层官兵反映,双休日变成了单休日,休息日成了“学习成才日”;战士外出派人盯梢,汇款单被扣留、信件被拆开、打电话被监听等现象时有发生。在有些基层单位,侵犯官兵休息权、隐私权、民主权的现象屡屡发生。四是掩盖问题,以牺牲作风为代价。部队之所以出现隐情不报、避重就轻、集体作假,甚至把事故说成英雄壮举等现象,除了指导思想不端正外,与上级“事故定乾坤”的导向也有直接关系。有的单位出问题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事捂住。出事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出事后竭力掩盖。虽然表面看部队稳定了,但风气搞坏了,战斗力削弱了,官兵素质下降了,更重要的是发展速度放慢了。胡主席强调指出:“把军队现代化建设搞上去,才能为国家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就军队本身来讲,“搞上去”就是发展。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稳定。必须与着眼党和国家大局的需要,紧紧围绕履行新的历史使命谋求发展,特别是牢固树立着眼发展抓稳定的理念,一切围绕发展做工作。只有这样,部队建设才能轻装前进。 症结之二:唯心主义的思想方法在一定范围、一定层面仍起作用。在政治工作领域里,“左”的东西还有一定市场,抓过头、拧着劲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工作表面看很活跃,实际上作用不大,甚至起负作用。突出的有三个方面:一是育人目标过于理想化,忽视了“两个环境”的深刻影响。部队处在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环境当中,必然要经受“两个环境”的考验;官兵来自社会,必然打上社会的烙印。在这方面,我们培养人的目标不够合理,期望值过高。比如,要求把刚入伍的新战士,在新兵连两个月内转化为合格军人,在两年服役期内培养成“四有”新人。再比如,总是要求地方大学生干部到部队很快就能文武双全,忽视了从高学历到高素质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还比如,机关抓试点,往往只有成功没有失败,更没有风险。机关的理想主义,引领基层的形式主义,助长领导的官僚主义,反过来又强化了机关的理想主义。这种恶性循环带来的结果,使一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没做好,一些应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在“形势一片大好”的错觉中埋下隐患。二是被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束缚着手脚,落后于部队变革转型的发展大势。最突出的是保守有余、闯劲不足,缺乏超越“传统智慧”的勇气,缺少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理念。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习惯于从本本里找答案,从熟悉的实践中寻出路,从已有的经验中谋对策。落实上级决策指示,习惯于照搬照套、简单对号,机械地抓落实。比如,有的单位把在某个特殊时期的经验做法,作为普遍规律拿来适用不同的时期,把某个方面的经验,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使经验变成了包袱。三是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一统”的工作模式,淡化了质量效益观念。只计投入不计产出,只重过程不计效果,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也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重要表现。抓学习、搞教育,还没有完全改变“上下一般粗”的状况,从将军到士兵学的仍是同一内容、同一主题。还有的抓工作习惯于集团作战,搞人海战术,用人数、天数代替抓落实的力度。这些,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背离的。 症结之三:保守主义倾向阻碍着思想解放和理念更新。思想观念的滞后是最根本的滞后,也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症结。思想观念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保守主义的蔓延。主要表现在:一是习惯于把新理论当作对立物,对党的创新理论及时跟进、转化运用不够。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上,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提高认识上,而对如何提高实践能力重视不够。地方已经按新理论的要求干起来了,我们还在认识层面打转转。在学习上做文章多,在工作上行动迟缓,更多地是想好了再干,别人趟出路子再动,结果错过了机遇,耽误了部队发展。二是习惯于从消极的角度看待新事物,重于“消极设防”而轻于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看问题缺乏辩证,新生事物一出来,首先是找消极因素,紧接着便是一连串的这不许、那不许,结果在很多问题上,都经历了由“开始禁止、到控制不住、到逐渐认同、再到放开”的被动过程。现在比较突出的是互联网问题。从调查看,不少同志还是谈网色变,心有余悸。三是孤芳自赏,不善于“借他山之石攻我之玉”。这些年,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有的同志对别人的经验不但不学,还横挑鼻子竖挑眼,找毛病多于找规律。四是对社会主流思想文化缺乏认同感和理性认识,抓工作处于被动。军队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的发展变化无时无刻不对官兵产生影响。但有的同志往往会把军队特殊性凌驾于社会主流思想文化之上,在认识、接触社会上抱着挑剔、拒绝的态度,讲警惕、抵御的多,讲结合、融合的少。比如,把社会当成“大染缸”,战士想去的地方不让去,想看的东西不让看,该共享的成果不让享受。再比如,一讲工作成效,就是改造多少、处分多少、查处多少,把政治工作的职能搞偏了。 症结之四:政治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不高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性因素。通过综合分析看,当前政治干部队伍建设上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能力素质、精神状态与部队肩负的使命任务和长远发展需要不太适应,主观上充当领路人而客观上落后于人。主要有“五个差”:一是文化差。第一学历起点低,第二学历含金量不高,尤其是缺乏科技信息含量。二是理论差。团以上政治机关进入政治院校系统学习过政工理论的不到8%;每年理论学习大都在一个锅里煮,缺少领先一步的学习机制,影响了理性思维和战略思维层次的提高。还有些同志由于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对政治工作钻研精神不够,甚至带着怀疑的心态、理不直气不壮的心态在做政治工作。三是军事差。虽然有时也组织政治干部学理论、学科技,但毕竟长期形成的“短板”难以在短时间内“长”起来。往往机关层次越高,参加军事实践活动的机会越少,正确理解首长决心和作战意图、用现代手段进行参谋作业等能力较弱。五是能力差。团以上政治机关的部分同志,无论是抓中心、抓典型、抓基层、抓协调的能力,还是调查研究、出谋划策、创造性地抓落实、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的能力,与新的形势任务要求不太适应。六是形象差。有些同志表态与心态相佐,言行不一,缺少人格的魅力,也影响了真理的力量。造成“六个差”的原因,需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反思。由于受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结构影响,加上生长渠道窄,造成政治干部科技文化素质起点较低;由于对政治干部职能定位过宽,加上大而全、小而全的自我保障模式,使其难以集中精力弥补“短腿”;由于长期以来对政治干部能力素质缺少相对稳定、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其对提高能力素质缺乏紧迫感,影响了政治干部队伍优化。